市民提前在线下单后,可在早餐车自提柜内取餐,让上班族每天多睡15分钟。各类中西式早餐也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秋风乍起的清晨,你是不是想吃一口热乎乎的早餐?咸豆浆配小笼包,小馄饨加茶叶蛋,热拿铁混搭鸡蛋饼,中西合璧的“早餐江湖”里藏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如何找到身边的早餐店?只需打开“随申办”,搜索“早餐地图”,约14000个服务网点“一网打尽”,直观呈现出上海民心工程——新一轮“早餐工程”的成果:自2020年7月启动以来,不仅三年目标两年完成,今年还将新增早餐网点773个。
早餐“花头多”每天吃不厌
每天早上8时40分,白领李小姐都会从轨交8号线老西门站的3号口出站,先不进公司,而是拐到隔壁的南六广场,坐电梯到B1层的“宏玉方”,吃一碗砂锅小馄饨和一两锅贴,再心满意足地开启一整天的工作。
“前段时间天气热,我就会在一楼的TIMS买早餐。坐在地铁上的时候,先在小程序上下单冰咖啡加贝果,到站后取一下就能进公司了。”她告诉记者,南六广场里既有宏玉方、逸桂禾等中式餐饮,也有TIMS咖啡、肯德基等西式餐饮,每天都能“翻花头”,吃不厌。
“我们早上6时半就开门了。”尽管开在商场里,但主营锅贴的老店“宏玉方”、沪上阳春面“顶流”逸桂禾等门店却纷纷提前开业,做好早餐市场供应。等到7时半,TIMS咖啡正式开门,咖啡加面包的西式早餐组合打包即走,为忙碌的早晨带来便利。也有人不赶时间,笃悠悠地等待“网红”大肠面开门,九十点钟吃上一顿“硬核”的早午餐。
既有充满烟火气的上海味道,也有美味便捷的连锁品牌,南六广场的早餐业态恰是上海早餐工程的一个缩影。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已经构建起以中央厨房为核心,连锁早餐网点为主体,特色单店、流动餐车、外卖平台配送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早餐供应体系。“三年行动计划”所打造的“升级版”,则从提升服务便利度、增加产品丰富度,强化数字化赋能的方向出发,带来更便捷、更丰富、更健康的早餐新模式,令广大市民暖胃又暖心。
智慧新场景便利度升级
2011年,上海被列入商务部“早餐示范工程试点城市”,通过培养龙头企业、建设中央厨房等举措,基本解决了上海早餐“有没有”的问题。2020年,上海投入新一轮早餐工程建设,发布《上海市推进早餐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勾画出新一轮早餐工程蓝图。其中,“数字化”成为关键词。
智能自提柜、流动餐车、无人餐车、机器人餐厅……丰富多彩的“数字化”早餐供应场景已经在申城铺开。数据显示,本市去年共投放早餐自助售卖机及无人餐车206台、智能取餐柜900余个,已形成网订柜(店)取、AI社区食堂等5种智慧早餐模式,形成“便利店+智能取餐柜”“园区+无人早餐车”等4种智慧早餐新场景。今年计划在全市新增500个网订柜(店)取网点。
如今,智慧早餐已经形成一道城市风景线。无论是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还是盒马、良友等连锁网点,顾客都能提前在手机App或小程序上点单,不用进店就可在智能取餐柜自助取餐,全过程仅需几十秒。光明良友餐车、百联逸刻“逸小兔”餐车等布局在各大产业园区、商办楼宇、大型居住社区、地铁站点园区的流动餐车经营网点,为周边市民提供几十种精选早餐。当然还有随申办上的“早餐地图”,手指点一点,就能导航直达你身边的早餐网点。
今年以来,经历疫情考验,上海早餐工程持续“加速跑”。锁定优化布局和数字化赋能,抓紧补填盲点和创建示范点,市商务委正全力提升早餐工程网点布局均衡度、早餐服务便利度和示范创建引领度。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累计新改建早餐网点3221个,完成了三年目标的184%。2022年是新一轮“早餐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上海全年还将新增早餐网点773个、网订柜(店)取点位500个,创建市级示范点100个。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