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峰
每天坐地铁通勤,进站一般要做三件事:先展示场所码,再将随身背包过安检机,最后刷公交卡或者是凭地铁乘车二维码,扫码进站。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套流程虽然有点繁琐,熟练了也没什么,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安全。但心里始终有疑惑:地铁乘车二维码,已经绑定了健康码,为何还要多扫一次码?
有人可能会说,扫场所码是为了确认地点,方便流调。这没错。但仔细一想还是不能理解:地铁和别的场所不同,只要进站刷卡,就会留下信息,这不等同于场所码吗?想来唯一的答案是:地铁进站信息与健康码的数据库还没有联网。
昨天听到一个好消息:9月28日起,上海地铁“Metro大都会”App的乘车二维码将开放至支付宝、微信等主流平台,集“健康码、场所码、乘车码”三码合一的“一码通行”功能也将一并开通,乘客可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无须打开“Metro大都会”、无须再扫描场所码,即可轻松实现查验出示和扫码过闸乘车功能。
同时,根据实际条件,上海地铁全网选出105座工作日早晚高峰大客流车站,新增“一码通行”便民通道,进一步提高通勤乘客的进站速率,在严防疫情的同时优化高峰进站体验。
消息传出,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很多人转发点赞,这背后的心情,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码出现在市民生活中,有很多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健康码诞生之前,各地搜集数据主要靠各单位填报,程序繁琐;社区人员出行靠纸质通行证,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健康码的推出,提高了数据搜集的便捷性,也为市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样,场所码的存在,也让流调速度加快,让跑赢病毒成为可能。
有些则让人无法理解。比如,为何有了健康码,还要有核酸码?同一座城市,不同的核酸检测点为何要求不一样?有的认健康码,有的认核酸码,有的要先看健康码,再扫核酸码。年轻人还好,老年人要学会不同码之间快速切换,有时真的有些无所适从。
前不久,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东方讲坛系列讲座上,“数字社会,怎样更具‘温度’”的话题引起不少人的思考。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的看法是:数字化高速发展带来了城市生活的快速变化,也带给人们大量的不确定性,当这种不确定性或者应急行为映射在人们身上时,有时会产生不舒适、不愉快、不满足,甚至会缺乏归属感、安全感,这样的现象,往往被统而称之为“没有温度”。
徐惠丽认为,在不确定性的变化中,还有很多是没有变化的,包括对人的尊重、对事理的认知、对社会人文价值的认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等等。坚守这些变化中的不变,就能给受众带来他们所需的确定性,由此而感受到城市的温度,这就是治理中的“价值判断”。她认为,有三点可以帮助治理者更好地做出价值判断:有取舍、有共情、有行动——经历了逻辑正确的取舍,有了共情的基础,最终付诸积极行动,才能让有温度的管理和有温度的互动越来越多。
上海地铁这次三码合一“一码通行”的做法,无疑就是“有取舍、有共情、有行动”的表现。这也让我们有了更多思考,如何让数字化转型带来便利和获得感,而不是困扰和剥夺感?答案很简单:人,才是目的,数字化只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