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患者通过手语志愿者与医生沟通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国际聋人日前夕,在上海市东方医院本部门诊大厅,一场特别的健康咨询正在进行——在现场,聋人患者与医生交流的方式不是语音,而是舞动的手指。今天,是东方医院为“无声有爱”助聋门诊庆祝十岁生日的日子。除了一个简短的庆祝仪式外,医院选择用重回“起点”的方式来庆生。
时光倒回至2012年5月,“全国助残日”期间,东方医院在门诊大厅首次举办助聋义诊,没料到来到现场的聋人患者远超预约数量。看到了聋人就医的迫切需求,医院有了迎难而上的想法:能否把“一次”变成“常态”?当年9月11日,在多方努力下,全国首家“无声有爱”助聋门诊在东方医院正式挂牌成立,到今年,已经整整运行十年。
无处不在的细节变化
十年未变,每周五下午,是属于东方医院“助聋门诊”的特别时间。一到门诊下午开诊时间,各个诊区都已提前在醒目的位置摆上绿色的“助聋门诊日”标识,每位手语翻译和志愿者佩戴好代表自己身份的胸牌,而前来就诊的聋人在登记之后,会拥有一张专属的绿色“笑脸”标识。
每一处细节的背后,是十年光阴里遇到实际问题后的摸索与调整。为什么要为每位聋人患者佩戴“笑脸”标识?原来,曾有位俞老伯由于不熟悉医院环境,加上迫切看病的心理,在就诊过程中不小心与助聋志愿者走散,由于俞老伯听不见,传统“呼喊”找人的方法行不通,也没有留下联系电话,助聋志愿者花了很大的功夫才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他。同时,由于“无声有爱”助聋门诊是首创和初创服务,聋人在享受优先就诊服务时,会被误以为是在插队,加上聋人沟通不便,容易引发冲突。那次后,东方医院社工部就决定要为他们配上“专有标识”——就这样,笑脸应运而生。
10年来,429次服务,10921人次的聋人受益,2600人次助聋志愿者参与服务,志愿服务时长10400小时,除了上海本地的聋人外,周边城市甚至北京、深圳等地的聋人也赶来就诊。从一次义诊到常态化服务,东方医院“无声有爱”助聋门诊已成为全国示范,形成了专业的管理方法与制度,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助聋门诊。
不断创新的平台支撑
助聋服务的门槛在于沟通——手语学习成了许多志愿者的拦路石。以前,为了能够胜任助聋门诊的志愿服务岗位,许多年过半百的志愿者克服酷暑参加手语培训,参与考核“持证上岗”。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可以通过线上翻译的技术,加入到助聋服务中去。
在助聋门诊时,医生身旁摆放的平板电脑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里面有线上翻译平台,通过观看聋人的手语实时将翻译结果传递给医生,这是“无声有爱”助聋门诊积极探索的线上服务模式。
另一方面,由于非助聋门诊日就诊的聋人以及住院聋人患者数量明显增加,为了满足这部分病人的就医需求,社工部改良助聋门诊传统服务方式,尝试开展“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这种方式打破了助聋门诊服务时间与空间的区隔,也将助聋门诊服务拓展至急诊和病房。
前不久,聋人患者蔡先生由于腹痛通过助聋门诊入院治疗。在院期间由于肠道准备工作不充分,原本预约的肠镜检查不得不取消。为了解蔡先生的困难,保障治疗安全进行,医务社工通过线上视频邀请手语老师进行实时翻译为其耐心地讲解打消顾虑,同时也向医护人员普及了聋人的心理特点。
十年来,许多聋人患者与临床医生也建立了朋友般的动人感情。“最受聋人喜爱的医生”之一的心内科医生沈运丽坚持每周五下午安排门诊时间,“感觉到了聋人看病不易,不过助聋志愿者和手语翻译确实解决了我们和聋人的沟通问题,希望未来助聋门诊能够让更多聋人获益。”她同时呼吁,“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尝试更多通过远程会诊、互联网门诊等方式,为行动不便的聋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手语翻译和更多的志愿者一起参与其中。”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