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寄托
“菇乡”坐落在素有“金罗店”之称的古镇东北翼。那里就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天平村。而在我早年间的记忆中,对家乡印象带有涩涩的苦味。作为“老三届”回乡知青,想不到终年辛苦劳作,收支相抵,倒欠集体一摊子债,蝉联多年“透支户”。那时节,村民中私下里搞起了食用菌种植。一次,我尝到邻居送来的香菇,那鲜香滋味使我连碗都舔得干干净净。
沧海桑田,星移斗转。再次与小菌菇在老家不期而遇,我已步入古稀之年。那年,阔别故里多年的我从县城举家回迁老家,在与村干部和老弟兄们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当年名不见经传的贫困村,在转型发展中华丽转身,小菌菇在海内外市场打出一片新天地,成为沪上大品牌。据村干部介绍:2020年天平村菌菇经营额一举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亿元。去年再创新高,经营额直达1.5亿元。天平村凭借小菌菇在全市“一村一品”的群英榜上雄踞榜首,一举成名,享有“菇乡”之美誉。而乘势而上的“菇乡”又在罗店古镇率先跻身于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行列。
我难以想象小菌菇竟有这么大的魅力和威力。带着满脑子的疑惑,我与天平菌菇产业的掌门人黄国标相约,前往村菌菇生产大本营——上海永大菌业有限公司一探究竟。作为新一代闽商、菌菇专家,黄国标在天平村扎根二十多年,堪称半个老乡。当这位热情的掌门人带我在这座占地168亩的新兴食用菌科技产业园区参观之时,我恍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满眼新奇。在这里我第一次见识到了工厂化生产的神奇。我目睹了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加工车间、国内外一流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见证了食用菌加工、保鲜、冷藏、包装高科技生产流水线高超的技能。
“菇乡”独特的经营模式使我倍感好奇,据介绍,永大菌业创立的“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创新独特,使得周边数百农户纷纷加盟食用菌种植,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小菌菇助推农民共同致富,动力不小。
回眸过往艰辛历程,黄国标无比欣慰地告诉我,这些年最让他满意的三件事。一是搭建全球销售平台,在国内建立起了22个种植基地,并在美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食用菌生产种植基地。二是建起了一条日产量5万袋菌包的现代化流水生产线和专业化智能化种植设施,年产菌菇1万多吨。三是充分利用回收秸秆、树枝用以制作食用菌基质,目前年综合利用量达2万吨以上,宝山全区回收利用率高达82%,居全市榜首。
在公司的陈列室内,那张小菌菇流向示意图一目了然,小菌菇无疑是热销市场的宠儿。它不仅与麦德龙、大润发、家乐福等超市卖场紧密合作,同时与湾仔码头、海底捞、肯德基等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关系,还与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美团等电商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耳濡目染,收获满满。我仿佛什么都明白了,站立在时代发展潮头的“菇乡”作为全国“一村一品”食用菌基地、市和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高新技术企业、市乡振兴科技引领示范基地等,它敢为人先,创新发展,勇于在脚下这片热土上绘制出最新最美的画卷。
今年疫情期间,面对我的担心,黄国标总经理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面对疫情,今年第一季度总产量达4120吨,同比增长13.8%。”看到冲在抗疫一线的他们越战越勇,我肃然起敬,默默祈祷:“菇乡加油!”
崇明海塘建设实现了三次跨越式发展。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