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被写入我国“十四五”发展计划。根据《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到2025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儿童友好、人人友好的幸福活力之城。2022年,秉承“为了孩子,为了未来”理念,上海市儿童基金会(以下简称“儿基会”)联合社会各界积极行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关注困境儿童撑起遮风挡雨的大伞
儿童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而身处困境中的孩子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小胡(化名)从小父母分开,跟着奶奶生活。11岁的他沉迷游戏,对奶奶的管教时常情绪失控;小艾(化名)的妈妈患有精神疾病,从小跟着外公外婆生活的她到了学龄期在学习方面几乎是一张“白纸”……像小胡和小艾这样的监护缺失儿童,生活、成长等方面都面临困难。好在,两位“邻家妈妈”走进他们的家:关心生活的同时,和心理老师一起帮小胡渡过心理难关,带着自家同龄孩子和小艾一起做游戏、学知识……
上海“邻家妈妈”计划由上海市妇联发起,通过给每一名困境儿童结对一位“邻家妈妈”志愿者,以探访、陪伴、心理疏导、情感抚慰、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给困境儿童提供像妈妈一样的关爱。今年9月底,上海发布《关于推动“邻家妈妈”志愿者参与本市关爱服务家庭监护缺失或不当儿童工作通知》,进一步扩大“邻家妈妈”的社会参与度。
2019年至今,儿基会每年为“邻家妈妈”项目筹集约100万元善款,用于帮扶和关爱,基本做到了上海监护缺失儿童全覆盖。今年,“邻家妈妈”在全市各区县深入展开。儿基会有效利用慈善信托产生的效益,促进项目可持续性发展。
在少年司法实践中,处于生活困境的涉诉未成年人救助问题日益凸显。困境少年在医疗、生活、心理救助等方面存在很大需求。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儿基会共同设立、上海烟草集团出资的法苑天平儿童专项基金,向涉诉困境未成年人发放公益项目救助金,创新建立了未成年人审判司法救助与社会扶助相衔接的机制。截止2022年6月,该专项基金共救助未成年受助人53名,帮扶资金达1320000元,解困境少年和家庭的燃眉之急。
帮助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对口帮扶地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一直牵动着上海爱心市民的心。儿基会为对口帮扶地区的贫困学生筹措助学金,还联手医院开展先心病免费筛查,组织患儿来沪接受慈善手术,体现了上海城市的胸怀和温度。
自2014年起,儿基会联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医院、儿童医院和市胸科医院等单位,设立“新生命花儿绽放”儿童助医慈善项目,在对口支援地区开展免费先心病筛查和医疗救助。
多年来,该项目形成了覆盖从筛查、确诊、转运、手术到术后随访每个环节的救助项目体系。据统计,该项目筛查近2500名先心病患儿,救治对口帮扶省市贫困家庭患儿近900名。今年11月,“新生命花儿绽放”儿童助医慈善项目获得首届“上海慈善奖”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奖,充分肯定了其成果和意义。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帮困助学到“春蕾计划”,儿基会始终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传递爱心。2019年,沪滇“春蕾计划”项目启动,计划三年筹募和捐赠1010万元,为云南四县的贫困女大学生和女童提供学习和生活资助。
儿基会花大力气动员和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力量,已提前超额完成目标,爱心企业持续心系“春蕾女孩”。友邦保险继去年资助云南困境女孩完成学业,今年又拓展到四川、湖北、河北三地,已合计捐助530名女孩。他们还携手营销员和客户向云南1000名女童捐赠暖心冬季物资,为云南四所偏远学校捐赠净水设备,向乡村学校捐书超过31万本。
促进身心健康爱心不缺席
12月伊始,“新年穿新衣”慈善公募活动再次开启,邀请爱心市民为春节留在医院的患儿送上一件新衣。这是儿基会联合多家儿童医院共办多年的品牌活动。“大多数家长忙于照顾孩子,无法准备新衣和礼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社工部工作人员表示,“新年穿新衣”为患儿和家长带去了惊喜和感动。
在医院里,还有一群特殊患儿值得关注。今年世界儿童日前夕,儿基会发起的“希望之旅”儿童安宁病房项目在上海多家儿童专科医院启动。在儿童安宁病房,医护人员和社工为生命末期儿童提供身体、心理关怀、社会支持和照护等全方位服务,让病童平静度过最后时光。“加油宝贝——儿童生命关怀公益项目”也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上海在儿童舒缓疗护设施改造、儿童临终关怀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的扩展以及建设志愿者培训标准和服务模式探索等方面将迈上更高台阶。
青少年心理健康日渐成为社会焦点。儿基会智善专项基金开展“致青春”中学生心理课堂项目。建行上海市分行携手爱心客户搭建慈善信托,定向捐赠200万元,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组建专业团队,为四所中学的学生定期开展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社交能力、情绪管理、学习压力应对等课程。该心理健康课程显著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在情绪改善方面有明显促进。
关注全面发展让童年多姿多彩
儿基会成立伊始,帮困助学就成为了首推项目。多年来,儿基会坚持以慈善救助、公益扶助为导向,力求精准扶贫助弱,提高善款的使用成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儿基会从帮助儿童完成学业到推动更广泛的学习、丰富学习资源,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第二十九届“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开幕式暨第八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颁奖典礼上,《蓝色守望》获得优秀公益作品奖。该作品正是基于新设立的青少年海洋环保专项基金。该基金致力于开展海洋环保宣传教育,建立一支少年儿童海洋环保护卫队——萌鲨突击队,增强少年儿童海洋保护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依托人工智能·航空无人机专项基金,今年举办了上海市儿童、家庭、女生航空·无人机科创展示活动。活动提供无人机组装、飞行、机编程等线上微课,大家同台比拼,不少参与者直呼“过瘾”。该活动旨在激发少年儿童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家长和家庭共同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美育教育也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原创音乐文化艺术发展专项基金把“鼓励儿童原创音乐”作为“助成长”项目中的重要内容,希望有才华的音乐人、艺术家加入到儿童歌曲的创作中。继推出《小小的音量》作为会歌后,今年出版了《唱给世界的歌》音乐盒子、《音乐邮差世界之旅》等音乐绘本,带给孩子全感官的音乐艺术启蒙。未来,他们将继续推广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儿童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