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隔离如何防重症?昨晚,在由市卫生健康委、市科委、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新冠防疫大咖说”系列直播第二场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给出了不少建议。
这几类人要拉响警报
很多人感染奥密克戎后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头痛以及味觉、嗅觉丧失等症状。钟鸣说,一般有肺部浸润的肺炎表现,CT证明有病毒性肺炎存在,那就是普通型肺炎。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低氧血症的指征,比如血氧含量不足93,或呼吸频率大于每分钟30次,或有明显的胸闷气短症状,此时就会被归为重症。也就是说,患者如果出现一些肺炎表现,并且合并上述情况,则提示可能在向重症发展,一定要密切监测。
钟鸣指出,这几类人一旦感染新冠,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比较大,需要重点关注:一是高龄老人;二是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三是近期做过化疗的肿瘤患者;四是最近在服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五是BMI(身体质量指数)大于35的人群。
他还提醒,过度疲劳、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免疫力也会变得低下,从而容易向重症发展。
很多老人得了新冠之后会表现出“沉默性缺氧”,如不能及时发现,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钟鸣建议,家有高龄老人的,不妨备一个指夹式血氧仪,方便随时监测血氧含量。
巩固康复后的免疫力
不少“阳康”后的市民感觉到,尽管核酸或抗原已然转阴,但体力和精力仍没有完全恢复。钟鸣解释,免疫系统清除病毒是一场耗能巨大的“战役”,“战斗”结束后,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休养,才能让身体得到完全修复。
他建议市民在“阳康”之后,还应保持规律作息、合理充足的营养,让免疫系统充分巩固恢复,莫要急于“放飞”自我。
同样,对于“阳康”之后恢复运动,钟鸣也建议根据自身状况量力而行,确保在不疲劳的状况下逐步恢复运动量。“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平时的身体状态、心肺功能也不一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时间去衡量。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最清楚,‘阳康’后应量力而行,对自己负责。”钟鸣表示。
本报记者 郜阳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