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子
那天午后,晴朗的天空上飘浮着白云。她静静地站在晒台上,仰望着蓝天。天空中有一道飞机飞过时留下的气流空迹线,白色的空迹线伸向远方。她常站在晒台上望着天空,久久凝视着蓝天上的白云。几十年过去了,我还记着她。
那是1977年11月,我在杭州128部队医院住院治疗胃病。她是我的病友,住在隔壁病房。她有遗传性心脏病,不严重,但要定期住院检查疗养。她比我大六七岁,是空军飞行员的妻子,有一个6岁儿子。我那时刚20岁出头,她经常过来看望我,嘘寒问暖。一来二去,我叫她“大姐”,她唤我“小妹”。
那天午后,一架飞机从空中呼啸而过。听到飞机动静,我们走到晒台上一起望向天空。深秋的天空格外蓝,长长的空迹线像是牵走了她的心。望着蓝天,她对我讲起了她的身世。
她的祖籍在山东,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空军飞行员。她母亲年轻时一直与她父亲分居两地,独自带着她在老家济宁。等到她快要上小学时,母亲终于等到可以随军,领着她来到军营与父亲团圆。可是父亲一有任务就得马上住到机场,任务多,频繁出飞,与她娘儿俩聚少离多。
她常听妈妈说“胃疼”,但后来查出是心脏病。因之前在老家误诊,耽误了治疗,确诊时已是严重的心脏病。母亲最后一次发病,父亲正在外执行重要任务,她报告了军营里的领导叔叔,把母亲送进了医院。政委代表部队组织到医院看望她母亲,问要不要通知她父亲。她母亲阻止:“别让他知道,马上又要上天飞行,别让他分心。”母亲对政委说:“我怕是不能再陪他了,来不及给他包饺子啦,请把孩子交给他吧……”这次,她妈妈没能等到丈夫回来,在医院里去世了。她父亲回来后,跪在妻子的遗体旁恸哭,然后带上她和她妈妈的遗像去了机场。部队特批,让这父女俩捧着遗像绕飞机走了三圈,父亲的战友们在停机坪上列队,向这位军嫂致哀……
后来,她嫁给新一代飞行员,也成了军嫂,终日牵挂飞行员丈夫。那天,她对我说:“小妹啊,我妈说过:‘男人为国效力,不问他去执行什么任务,不问他去哪里。爱他,就死心塌地等他回来。’”
“还没等到高山上的雪融化,我就等不及要出发。在你离开前我要去采一束最先盛开的格桑花。不能陪你去到海角天涯,就让花儿替我陪着你吧。如果太阳下山我还没回来,你走吧,不用再等我啦……”《我是你的格桑花》,这首歌好像在唱她的妈妈,也好像在唱她。
格桑花,本是生长在高寒地带的美丽花朵,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成为爱情的象征,代表着对爱情忠贞不渝、甘于奉献的品格。人世间有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而这个两代军嫂的故事让我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