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秋菊(中国画) 老游记里的风物人情 点点杨花入砚池 他用相机探美 画里画外的东坡赤壁 侘心可以追慕
第10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3-09-03

老游记里的风物人情

黄政一

《白杨礼赞》小时候就拜读熟读,茅盾这篇写于1941年3月的经典之作不知感染鼓励了多少读者,因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近拜读翁兄长松花费20多年集访书搜书编书写书于一身的《旧平装游记过眼录》,偶然间又发现一个秘密,《白杨礼赞》被收入茅盾著、1943年4月桂林初版的《见闻杂记》,上海文光书店出版。长松先生看到的已是该书的第五次印刷本,累计印数达14000册。该书141页,收有《兰州杂碎》《西京插曲》《市场》《“战时景气”的宠儿——宝鸡》《“雾重庆”拾零》《新疆风土杂忆》等18篇,忠实记录了茅盾关注社会和民生的所见所闻,点点滴滴聚拢成这一本抗战时期的畅销书。

《旧平装游记过眼录》所收的海内外游记都是20世纪“上半场”由社会各界人士倾情奉献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地方既陌生又熟悉,或光耀至今或荡然无存,但不管怎样那些文字、照片、广告留下了。赵君豪著《游尘琐记》中居然安放了23张各行各业的广告,真是朋友四海,纷至沓来,令人大开眼界。

上海人欢喜旅游,而且有出典。1923年8月1日,陈光甫先生当家的上海银行旅行部宣告成立,亦是中国首家旅行社。1927年它更名为中国旅行社,并创办《旅行杂志》。隔年1月拿到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制服整齐,手面清洁,笑脸迎客。为了更好地拓展活动,在全国各地陆续开设平价招待所,里面严禁喧哗,枕套毛巾被褥卫生整洁,热水供应,并提供便餐。1931年又推出旅行支票,附送皮夹一只。在营销手法上又创新了一次。1936年,中国旅行社推出一本赵君豪著的《南游十记》,书中插图广告达44幅,各行各业,琳琅满目。另外推出的“旅行丛书”7种,《上海导游》《青岛导游》《四川导游》《西北导游》等指点迷津,贴心贴肉。

翁长松先生既舞文弄墨又是旅游专业人士。他“抢救”出这样一本“奇书”,值得带上在旅行时或闲暇时翻翻,偶然“风景”若是撞了车,那倒真是一次小确幸小欢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