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检哪样,你来定! 九旬老伯再婚后生悔意 欲拿回赠与赡养者房产 怀揣老照片,台湾小伙来沪寻亲 用爱岗敬业诠释家国情怀
第5版:社会新闻 2023-09-03

用爱岗敬业诠释家国情怀

【编者按】

敬业乐群、勤勉奉公、义利兼顾、讲信修睦、革故鼎新、清正廉洁、俭约自守等中华传统美德,是铭记在中国人心灵中、融入中国人血脉中,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今天故事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是“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何祖华,一位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徐汇区斜土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朱兰,他们是群众身边的守护者,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家国情怀。

田间地头

防治水稻病害不松劲

从硕士研究生开始,何祖华便追随导师——著名水稻遗传育种家申宗坦教授和病理学家孙漱源研究员,着手研究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性。1983年10月,何祖华跟随申宗坦教授前往浙江桐庐东辉山区观察稻瘟病发病情况,只见不少水稻品种枯萎、颗粒无收,触目惊心,也是他第一次亲眼看到稻瘟病的严重危害,便下定了研究稻瘟病抗性的决心。

他大量收集抗病材料,建立了病圃自然发病鉴定、田间人工接种和温室喷雾接种“三位一体”严格的抗病性鉴定流程,在国内农家品种中发掘优良抗病品种资源。为使抗病鉴定更精准,他与师兄一起建立并完善了给水稻“打针”的注射接种方法,经常面朝黄土背朝天,累得大汗淋漓、腰酸背痛,但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精度和科研的质量。这些坚持带来了回报,他带领研究组发现了目前最抗病的水稻基因如Pigm等,并被育种家大量使用。

随季节而动,何祖华研究生阶段一年三季在田间辛勤工作:杭州,4月播种,7月收获;而后,马不停蹄转到福建厦门天马镇,做水稻翻秋繁殖;第三季(冬季),选在海南陵水。那时,绿皮火车、客轮和长途汽车是主要交通工具,有时要坐硬座30多个小时,再转坐船30个小时到海口。有一年春节,正是海南水稻抽穗期,为了不错过水稻季节,他就在海南稻田里过年。还有一年,为了避开水稻检疫性病害——细菌性条斑病,他带上一个工人先把材料种到广西南宁西塘做研究,再带上收获的种子通过多次转车和坐轮船,花了5天赶到三亚的羊栏镇种植。为了能及时观察水稻的抗病性和杂交选育,他在羊栏镇的一个农药仓库住了整整3个月,为课题的顺利开展获得了重要的数据。

2000年10月,何祖华响应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号召回国建立实验室。20多年来,他选择关键科学问题长期攻关。何祖华坚信:“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农业增产增收,他与团队成员在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心系社区

做居民健康的守护人

徐汇区斜土社区有这样一位家庭医生,许多居民是她的铁杆粉丝。即使她后来搬家到了闵行、浦东,那些居民仍愿意倒两三部公交车赶来,只为了与这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十大“最美”医生之一的朱兰见面。

1998年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后,朱兰就一直在日晖医院担任心内科医生,先后在门急诊、重症监护室工作过。她见过太多生离死别,不少人是从小病拖成大病。在感到痛心的同时,朱兰无数次地想:如果这些病人能拥有更好的生活方式,能更及时地发现病情并得到有效干预,也许他们的生命就有机会挽回。也许,全科医生就是那个“挽回生命”的人。朱兰觉得,如果说专科医生是在下游救治落水者上岸,那么全科医生的职责就是在上游阻止人落水,工作同样重要。

2004年上海启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后,日晖医院要转制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服务功能定位调整了,是去还是留?朱兰毅然选择留了下来,走出诊室,走进社区,成为一位社区全科医生,从此舍小家为大家,努力成为居民健康的守护人。

作为上海市首批全科团队长,朱兰带领团队率先在社区开展慢病健康管理,与团队10名医务人员承担着辖区内2.1万余名人口的基本医疗及预防保健工作……朱兰每天的时间表排得满满的,因为许多签约居民遇上健康问题甚至生活里的麻烦,第一反应都是“找朱医生”,她的一个电话、一句提醒、一个建议能让他们感觉吃了定心丸。

在朱兰看来,当好家庭医生首先要做有心人,多看一次、多问一声、多说一句就可能及早发现问题。日晖二村的张阿姨是朱兰的签约病人,一次走访中她随口提及最近自己大便不正常,朱兰立即敏感地追问她的症状,随后建议张阿姨马上去做肠镜检查。结果张阿姨被诊断出患了结肠癌,术后两周,朱兰每天上门进行综合指导,直至她病情稳定。此后,张阿姨逢人便说:“是家庭医生救了我这条命!” 本报记者 郭剑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