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在桥上 智慧快餐 贾府的面子和里子 落叶可读 关门之道 说说“一正两厢房” 蚕豆与生菜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3-10-22

蚕豆与生菜

毛其莹

如果要评比结婚后最常会说的一句话,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今天吃什么?”爱人问我这句话时,我总会回道:“有什么?”彼此不拖泥带水,打开冰箱,互相一合计,将需要解冻的食材提前放到冷藏室,方便后续制作佳肴。

这是结婚前不曾想过的场景。一个人居家吃饭,讲究的是“极简风”,也懒于计划与细想。加班结束回到家,最常见的是:与冷锅冷灶默然相对,食材无语,我亦无声,或一杯酸奶,一碗沙拉,浅浅饱腹,觉得足矣,偶尔直接点外卖吃。

结婚后,两个人吃饭,不知不觉就换了风格。与爱人时常想着换些花样与烧法,菜色也定要不同,上周吃了清蒸鲈鱼,这周势必要换个红烧鳜鱼之类的,还提前定时将米饭温着。回家路上也多了份惦念,直到推开门那一刹那。每次听到厨房锅碗瓢盆的合奏声,抽抽鼻子,闻到飘来的若有似无食物的香气时,总忍不住说一句“好香啊!”

坐在桌前,吃上家中的一口饭,心安然笃定。吃完饭,与爱人散步完再回家,有时还能闻到家里“炖汤”的味道,汤汁熬出暖洋洋的色调,氤氲出久久不散的家中氛围。

一饭一蔬,一朝一暮,三餐四季,时光变得有滋有味。

唯有一点不好,总觉得饭量比婚前多了,果不其然,父母听闻我们时常自己做饭,又见着我们的模样,显得如释重负,笑言不担心我们饿着了。“幸福胖”的典故,诚不欺人也。前不久,堂弟来沪,爱人还不忘叮嘱他,等婚后会胖的,不必挣扎,让我忍俊不禁。

想起婚前,父母耳提面命,要学会做饭,说婚后吃外卖总是不好的。究竟不好在哪里?感到有些困惑。但记得在鲁迅的小说《伤逝》里,两个文艺青年成立家庭,回归现实生活,最后子君终于心力交瘁而去,还留给了涓生“盐、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倒是明了一点:说到底,无论种种,生活终究意味着“食”人间烟火,有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今,做饭间,彼此互相搭把手,闲谈些趣事,确实深感比“叫外卖”有结婚的仪式感。还发现了两人从小饮食习惯与喜好的不同。有些时令家常菜如“葱油蚕豆”,爱人恨不得顿顿都吃,但又只喜欢新上市极嫩的那种,而我不喜欢,不过也不影响它与我时常在饭桌遥相对视。同一道菜,食材与调料相同,但发现我们做出的口感会有细微不同。不过日子久了,口味倒是有所趋同,也许这就是婚姻,有百般模样,然而可以和而不同,有自我,也有彼此。

欧亨利有篇小说叫《菜单上的春天》,讲述给餐厅打菜单为业的女孩的故事。原本恋人沃尔特约好与她春天结婚,却意外失去联系。一天,当她打到“蒲公英和白水煮鸡蛋”的菜名时,不由心神恍惚,想起沃尔特曾用蒲公英为她编织过花冠;而沃尔特也一直寻找着她,那天他碰巧来这个餐厅,看见了菜单上错打的“最亲爱的沃尔特和白水煮鸡蛋”,凭借对她打字习惯的了解,两人终于团聚。

吃饭时,我和爱人聊起这个故事,调侃道也给他写个菜单,里面可以有道菜叫“最亲爱的他(名字)和葱油蚕豆”。他说,那也可以有“最亲爱的她(名字)和蚝油生菜”。今天还特意多买了些生菜呢!

我们都笑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