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郜阳)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朋友圈扩容”,300余位参会科学家中将会出现近100位“新面孔”。这是记者从上午召开的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了解的信息。
第六届顶科论坛将于11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临港新片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举行。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7位诺奖得主在内的100余位海外顶尖科学家、40余位中国两院院士、120余位中外优秀青年科学家等300余位全球科学家齐聚上海,共赴自创设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场盛会。
据介绍,首次亮相顶科论坛的海外顶尖科学家“新面孔”包括世界著名化学家、2018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藤田诚,被誉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之父”的2012年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得主米夏埃尔·格雷策尔,影响生物工程多方面进步的2011年埃尼奖得主古格里·斯蒂芬诺伯罗斯等10余位顶尖科学家、20余位资深科学家和50余位优秀青年科学家。
本届顶科论坛以“科学引领变革,重塑世界韧性”为主题,邀请全球科学家探索未来发展方略。呼应“变革”主题,本届顶科论坛在办会形式和议程设置等方面创设多个“首次”,让论坛激发出新活力——
本届顶科论坛首次引入联合主席制。邀请领域内具有顶尖专业水准和享有崇高声望的中外科学家担任此职,联合主席亲自参与论坛策划和筹备的各项工作。
本届论坛首次创设青科HUB空间。论坛现场的共享空间,将变身青年科学家介绍科研成果、吸引同道探讨的学术空间,也成为让顶尖科学家、全球科研机构和青年科学家互相“看见”、建立联络的合作空间。
本届论坛首次开设线下单人前沿讲堂。57位顶尖科学家和资深科学家将开展连续3天的接力演讲,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智能科学等十多个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莫比乌斯论坛将汇聚67位顶尖科学家围坐莫比乌斯桌,集体直面“科学教育”这一时代命题。此外,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5位新科得主将亲赴上海出席颁奖典礼,同时将首次出席顶科论坛,通过获奖者讲堂、科学圆桌π等活动开展学术以及公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