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鸣
如今,泡沫塑料产品的广泛使用,已经达到了要限制的地步。然而最早,它却是高科技的代表。
泡沫塑料由西德于1951年发明,之后的十多年里,只有西德、美国、英国等少数发达国家能生产,用现在的话形容,是高精尖产品。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上海工业系统掀起了新产品开发热潮。1963年,上级把开发泡沫塑料的任务交给了上海塑料制品七厂,并进口了几吨西德原料以供试验。生产泡沫塑料设备的图纸没有,生产工艺资料也没有。厂里的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凭已有的生产其他塑料制品的经验,试起来再说,反正塑料共性相同。土法上马,革新已有的打浆机作为泡沫塑料预发泡设备。在这个土设备中用最粗笨的方法试验原料的预发泡:投入原料,倒入某一温度的热水以不同时段浸泡搅拌,再用高于或低于此温度的热水以不同时段浸泡搅拌,以求找到合适温度和时段。
他们借用外厂的蒸缸,作为泡沫塑料模具最初的加热设备,一次一次摸索预发泡后的原料熔化凝结成型的最佳温度和时段。每次试验的失败都让大家心情沉重,闷声不响地看着废弃的原料,既为自己不得要领而难过,也为进口原料日渐稀少而发愁,更为浪费了国家用宝贵外汇购买的贵重原料而自责。当时换算的结果,一粒原料价值七粒米。经过三年困难时期,人们都知道米的金贵,怎会不痛心比米还贵的原料的废弃。
屡战屡败,就是经验教训的原始积累。屡败屡战,都是向前跨越的步数积攒。终于,差不多两年时间的数百次试验,通往金光灿烂伟业的沉重大门被轰然砸开。根据《上塑七厂厂志》记载,一九六四年十一月,热水瓶塞,中国首个泡沫塑料产品,披着一身霞光,玲珑跃动于中国大地;没几天,半米见方五十毫米厚度的泡沫塑料板材也庄重地华丽现身;次月二十五日,经鉴定,它们的质量接近西德同类产品。
这一小一大两个产品的产出,标志着上海首创了中国的泡沫塑料产品,也标志着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成为能够生产泡沫塑料产品的国家。之后,上塑七厂一鼓作气,相继开发出了电器用、仪器用、食品用、建筑用、航空用、军用等一系列泡沫塑料产品,甚至自己生产原料。回首往昔,多少进步,就是靠这样的自力更生奋斗出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