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一年一次的“双11” 给未来一个交代 如何做大人 我赞成开放外援 有点腔调
第A03版:专栏 2019-11-11

如何做大人

朱润宇

朱润宇

八位“演员”,因为网球而聚在一座城。不论是在伦敦举办的ATP年终总决赛,还是在米兰举行的男子新生力量总决赛,都拿着各自的剧本。在伦敦,“大人们”总想着什么是年终第一、如何争取小组出线;在米兰,21岁以下的“小孩子们”总想着哪一天才能成为那些大人。

对于新生力量总决赛来说,在过去的参赛名单上,不乏西西帕斯、梅德韦杰夫、郑泫等新生代的代表。而西西帕斯与梅德韦杰夫在今年更是打入了在伦敦举办的年终总决赛。除此之外,小兹维列夫曾连续两年同时入围米兰和伦敦的两项总决赛,最终因为伦敦的总决赛“更有大人模样”而放弃了在米兰的参赛机会;今年首次打入伦敦年终总决赛的意大利人贝雷蒂尼曾在2017赛季参加过新生力量总决赛的外卡赛,只不过他止步外卡赛第一轮。新生代球员之间的总决赛,不仅仅在于向男子网坛输送更多的年轻选手,更在于能让费纳德等“大人们”看到自己的过去。

今年的伦敦年终总决赛,纳达尔与三位“95后”同组。“有幸”的是,纳达尔避开了3号种子费德勒;“不幸”的是,纳达尔是他所在的阿加西组里最年长的一位。与纳达尔同组的西西帕斯就在赛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虽然我们刚刚起步,但未来是我们的。”就如米兰与伦敦分别举办的总决赛,往往是看着一个年轻球员从起步到成功。也许前一年还在米兰挣扎着小组出线的球员,后一年就在伦敦举起了奖杯。在新老交替之时,谁都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

今年的米兰新生力量总决赛,本土的外卡球员辛纳最终夺冠。而前两届的冠军分别是郑泫与西西帕斯。辛纳会是下一个西西帕斯,还是复制同胞贝雷蒂尼突然爆发的脚步,抑或是做辛纳自己?每个年轻球员都想复制前辈的成功路径,想要超越前人的纪录。但为什么不试着做好自己?前人的纪录能激励年轻人成功,让他们有斗志,但纪录不代表一切,归根结底只是数字。也许对新生代球员,不论是够格参加米兰年终赛的“学霸”,还是其他的球员,他们的职业生涯才刚开始,他们才刚开始在大大小小的巡回赛里摸索。

也许他们憧憬巨头们所享受的一切:冠军、奖金、粉丝等,这与无趣枯燥的低级别赛事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别忘了,巨头们也是这么成长起来的。与其让自己成为下一个纳达尔,还不如让自己成为下一个巨头。费纳德的成功,是靠自己的打拼,而不是简单地靠复制粘贴阿加西、比约博格等人的成功。有偶像有目标能激励自己,但偶像的目的在于,能让这些新生代球员在未来变成男子网坛的领头羊,而不是变成“小费德勒”、“小纳达尔”。

想要成为“大人”,先要做好自己。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