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润宇
就地解散,还是准入中超?在中超联赛开赛前,天津天海的是去是留成为了一个谜。原因在于天海与万通之间对球队的赞助问题并未达成一致,而火上浇油的是,天海的部分球员为了自救,给足协和天津市体育局写了公开信。信不写不要紧,毕竟天海的问题早已摆上台面。可一写,要紧的问题一个一个多了起来。
在信中,球员们表示球队遭到了财政困难,如果球队因此要面临解散,他们不惜放弃自己部分或全部的酬金用来保住球队,为了保住球队,甚至自筹资金都在所不惜。而在此之前,天海队员就表明了要“誓死依法捍卫踢中超的权利”。也许对天海的队员而言,只有外扬家丑,才是他们最后也是终极的杀手锏,然而,不论是天海、万通,还是足协,他们所做出的决定很难会达到多赢的局面。
对天海的球员而言,由于再上一任赞助商权健的问题,导致许多人是戴着有色眼镜在看这支球队。再加上上赛季艰难保级的成绩,除非是三十年老球迷,对于一般球迷而言,他们是一支有些被边缘化的球队。再加上最近他们闹出的风波,其实是三头不讨好。对万通而言,他们想要接手天海,但问题就是他们到底是先给天海打钱来还债,还是先看着天海能否留在中超。万通原本被看好的理由在于,在天津市体育局的推动下,按理说只要天海入中超,万通就要打赞助资金。这样双赢的局面却不被万通接受,因为这样一来,这将会是一笔较大的资金,万通对此望而却步。在这件事上,最苦的还是球员。可以说,这几个赞助商全都是从生意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过,足球的确含有商业成分,但这不代表一支球队就应该像商品一样对待。买个名牌包,看到价格也许会吓退许多人。但赞助球队不是买包,可以说不要就不要。一个球队,很大一部分是靠球员撑起来的,不为球员考虑,那为什么要赞助商?对球员而言,如果说被坑一次,那是教训;连着被坑,那就得看看是不是自己已经躺在了坑里。
而足协最难的,就是要给这些球员找出路,尤其是队里的替补、二线队员。在给足协的公开信中,集体签名的球员大多为队里的二线队员。如果天海解散,他们将何去何从?转会到其他球队是不现实的,去中超哪支队合适?又有哪支球队正好缺人?中甲、中乙在球队和联赛管理上已是一地鸡毛,还有什么精力来管他们?这件事上,足协有点惨。这些球员所谓依法捍卫的“踢中超的权利”,其实是被天海剥夺,而非足协。作为中超的领导者,足协会想办法让这些球员在中国的足球联赛中生存,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赞助有风险,球队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