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食滞问题可大可小  必要时需就诊 吃红薯养生  有科学依据吗 解读身体发出的“怕冷暗号” 中风后失语“三心”助康复 我的血液怎么有点“黑”? 新年第一个节气  记住“三三”养生法
第10版:人与健康·专版 2022-02-09

我的血液怎么有点“黑”?

赵剑

绝大多数人认为血液的颜色应该像番茄酱一样红艳艳。不少患者一旦在医院抽血发现自己的血液颜色“不正常”,就会十分紧张。

首先,我们要简单了解一下人体内血液的种类。人体内的血液可以分为动脉血、静脉血还有末梢血,末梢血其实是动静脉混合血。动、静脉血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动脉血中血氧含量较高,所以呈鲜红色;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呈暗红色;末梢血是两者的混合物,颜色也相对比较鲜艳。

有的患者看到自己暗红色的静脉血时,会认为自己的血比较“黑”。这是因为,平时我们受点小伤,流的基本都是末梢血,比静脉血鲜艳。因此,当大家看到有点“黑”的静脉血时,不要焦虑,那是正常的颜色。

不过,血液除了鲜红色和暗红色之外,还会出现一些别的颜色,这些颜色能提示一些我们身体的疾病。

牛奶样血。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甘油三酯过高。通常情况下,不是全血一抽出来就能看出来是乳糜血,而是在放置一段时间后,沉淀或者分离后,才可以看出来。此时,上、下分层是非常明显的,上层为白色浑浊状液体。血脂浓度越高,白得越明显。另外,抽血前吃油腻的食物也会出现乳糜血,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高也有可能导致牛奶血。

黄褐色血。全血经过沉淀或分离后,上层液体可能呈黄褐色透明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是血液中总胆红素浓度增高,最常见的是黄疸患者的血液标本。肝脏疾病患者血液颜色也会呈现黄褐色。

暗紫色血。一般来说,健康人群的血液呈红色或暗红色,暗紫色血意味着缺氧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血液呈暗紫色,这并不是说血脂浓,而是血液缺氧所致。

奉贤区中心医院检验科 赵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