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广告 “中国学人海外博士论文丛刊”发布会举行 吴格谈钱存训先生二三事 新书推荐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第12版:小楼书香 2023-05-10
用脚步溯源历史脉络,以实践解锁文化密码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田蕊

淮河流域寻访团合照

淮河是我国东部的南北分界线,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来自这一水系流域在上海学习、工作、生活的人员有近五百万人之多。近日,一个由市民、学者、摄影爱好者组成的寻访团,在文史学者潘大明的策划下,将沿着《湮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一书中的线索,启程重走淮河流域,探寻考察三千年来两岸先民留下的历史遗迹,让更多人领略独特的淮河文化。

◆见习记者 田蕊

湮没的帝都与文明的兴衰

谈起“淮河流域系列寻访活动”,则不能不提及一本书——2020年,由潘大明创作出版的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湮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该书以淮河为框架,以淮河边的明中期都城为支点,讲述了淮河流域自淮夷古文明时期起,一直到明末清初的历史文化变迁,并着重探讨了明中期都城的兴废与大明王朝的命运。书后还附有作者自拍的157张照片和创作的34幅书画作品,图文并茂,相映成趣。

聊起写作初心时,潘大明说:“淮河边的意外总是让人生出惊喜,《湮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就是一个意外。”身担学者、作家、媒体人等多重身份的潘大明,初至淮河流域考察,是为了筹备一部历史文献片,他回忆道:“当时,一家文化研究团体正着手拍摄以明中都城为题材的历史文献片,邀请我做脚本,可惜最后没能进入拍摄阶段,不了了之。”计划虽然搁浅,但潘大明对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的兴趣却一发不可收拾,他认为,“碰到这样的题材不应轻易放手,尤其在行走和阅读中遇到的人和事、看到的历史与现实,都值得记录下来。”

2020年初,作者决心完成这部搁置已久的书稿。于是,“几乎每天都闷在办公室写稿、改稿、统稿,搭框架、砌新墙、批腻子,使书稿呈现新面貌。友人来电话问我在做什么?我说在做‘泥水匠’。”

作者曾先后十多次在淮河中下游、江南地区进行田野调察,同时也广泛研究历史文献,与同行专家切磋交流,本书即是作者在这一区域探索和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既有扎实的史料,又饱含情感,因此书籍出版后引起社会反响,新华网、人民网、《文汇报》《新民晚报》等主流媒体刊发相关消息;上海市出版协会举办出版座谈会,二十余位教授、专家出席。座谈会上,复旦大学教授张海英评价道:“我们历史学家写明中都往往从考古实证角度来写,比较枯燥。但潘大明以时空交融的故事性写法,叫人耳目一新。阅读时仿佛跟随摄像机镜头缓行慢步,不会审美疲劳。”

让更多人走近并了解淮河

“曾经有无数短尾巴鸟聚集的淮水,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而灾难和战争,又使这片变得衰弱、贫穷。1949年之后,它迎来了新生。淮河流域是一个有酒有故事的地方。”潘大明感叹道。在《湮没的帝都》一书出版3年后,他开始思考如何走出书本,让更多的人领略淮河的风采,感受到它跟随时代的变迁,改变一些地区、一些人对淮河流域的偏见。“淮河两岸有千年传承的民风民俗,形成了赶集、庙会等独特的风俗。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始,淮河得以治理,两岸经济崛起,出现了现代化城市群,又展现了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据统计,目前在上海工作、生活的人员中,近五百万人来自这一水系流域。因此,它对上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个想要让更多人走近并了解淮河的心愿,在《文汇报》社、云丰产业发展集团、安徽省散文家协会、沿淮在上海市县的商会热情支持下最终得以实现。作为此次“淮河流域寻访活动”的策划人,潘大明表示,正是淮河人“坚韧不拔的意志、敢于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永往直前追求完美的精神深深吸引我,促动我构想、组织实施这一活动,让更多的人能领略到它的魅力。”

潘大明强调:“淮河是一条充满思辩,极具创造力的大河,它的衰弱与战争、自然灾害有关,更重要的是朱元璋的出现,终结了它的创造力。今天重走长淮,一定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给人们启迪。”

系列寻访活动将分为溯源篇、人文篇、烽火篇、物产篇、民风民俗篇、崛起篇等主题,讲述淮河两岸先民扑朔迷离的神秘故事,寻访先贤留下的遗迹,凭吊古战场。寻访活动组委会顾问董彬介绍道:“本次活动将由一些上海的市民、摄影爱好者、相关学者专家参与。活动分沿淮上游、中下游两部分展开,上游部分于今年6月上旬启程,中下游的寻访将于7月进行,整个活动于11月结束。寻访活动后,将编印大型画文录、在上海举办摄影书画展、出版《淮河骄子系列丛书》,讲述淮河流域历史和现实,让更多的人了解淮河文化,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