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4日 星期五
学习实践“枫桥经验” 全员全域全时开展“三访” 上线“清晨访问团”直击民声“第一线” 坚持践行信访为民理念 努力打造“长安·零距离”服务品牌 宝山区杨行镇获评“2023上海信访‘家门口’服务体系十大优秀案例”
第05版:申城纪实/专题 2024-01-03

学习实践“枫桥经验” 全员全域全时开展“三访”

近日,2023上海信访“家门口”服务体系十大创新案例现场评比会在上海商学院举行。前期经过街镇自荐、各区选拔,有34个街镇“家门口”信访服务案例入围参加全市现场评选会。经激烈竞争,普陀区桃浦镇《学习实践“枫桥经验”全员全域全时开展“三访”》案例荣获2023上海信访“家门口”服务体系十大创新案例。

桃浦镇地处普陀区西北部。通过学习实践“枫桥经验”,全员全域全时开展“三访”,以区领导下访、处级领导接访、全员走访的方式建立“家门口”的信访服务体系新矩阵。

区领导下访,盘活全区“资源库”

2021年9月,桃浦镇西北物流园区开通短线接驳车,解决了员工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这还要追溯到同年8月,区政协副主席欧阳萍在桃浦镇片区信访接待时,有群众反映园区员工出行难的问题。就如何解决该问题,桃浦镇随即在园区内展开建议征集。其中一名“90后”员工的建议,得到了区委书记姜冬冬的批示。在区领导的协调下,盘活借力全区资源,信访矛盾两周内得到了解决。2021年以来,区委书记姜冬冬带领区四套班子成员先后6次在桃浦镇片区、居委会面对面接待群众,桃浦镇就充分借力区领导“邻·聚里”片区常态化接待和“靠谱”解纷中心等平台,形成“我镇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一批在桃浦镇感到束手无策、难啃的“硬骨头”,如紫藤苑房屋开裂,槎浦、春光、真建等村老宅改造产证补办难等问题,在“家门口”得到彻底解决。

处级干部接访,用好民意“晴雨表”

经过不断实践探索,桃浦镇积极推动形成了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下基层接访、包案化解矛盾、信访联席会议等信访接待化解机制。每周四上午,镇主要领导带领三套班子成员开展信访接待,不定期到片区、社区接待群众,开展现场办公。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排查上报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分级诊疗、会商研判解决。2021年以来,桃浦镇领导班子共接待来访群众314批次527人次,牵头解决建设方拖欠农民工工资、教培机构学费纠纷、物业业委会矛盾、停车难、道路修缮等矛盾纠纷241起,充分发挥信访工作“晴雨表”作用,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全员走访排查,筑起矛盾“防火墙”

通过对信访数据的分析研判,桃浦镇发现城建领域是群众反映问题的集中地。2023年3月,桃浦镇发动机关青年干部实地走访,主动去发现问题,向群众下发各类问卷1247份,撰写问题报告42篇,内容涵盖“口袋公园建设”“桥下空间利用”“空白墙体美化”“小区中心花园微更新”“社区周边临时停车”等群众关切问题。针对反映集中的问题,桃浦镇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联合普陀区信访办,开展专项人民建议征集,收集到77条群众建议。在历经全镇范围内的走访排查、问卷调查、群众意见征询、方案完善修订后,积极采纳、推动一批建议落地。如,调整中槎浦河东岸绿地,密植桃林打造“桃源坞”,建设并开放一批有特色的露营区域等。通过主动听“埋怨声”,推动转化成“建议声”,最后落实为“惠民声”,从源头上减少矛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