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范(左一)1960年7月在上海人民公园
音乐学家、翻译家、著名歌曲译配家薛范青年时期热衷于通过收听广播学习外语和欣赏歌曲。也是在那时,他与广播电台、《广播歌选》结缘,开启了歌曲译配之旅。
上世纪50年代初,抗美援朝战争正在进行。工地、车间、田野、军营、学校,处处是歌声、红旗飘扬。薛范当时爱听广播中教学的《建设者之歌》《英雄赞歌》等歌曲,也对一首首苏联、东欧、拉美的歌曲兴趣盎然。
身为热心的“广播之友”,薛范初生牛犊不怕虎,他经常给电台写信,谈自己收听节目后的感想,有什么意见、建议,也畅所欲言。信件来往多了,他与工作人员从笔友成了朋友,编导会时常邀请他到电台做客,他总是欣然赴约。有一次,他忽发参观播音室的奇想,台长马上让秘书陪他去参观……
1951年3月,广播电台、广播乐团从大西路7号(现延安西路129号)搬到外滩,格林邮船大楼变身“广播大楼”。“广播大楼”由英国格林邮船公司改建,1922年3月落成,共7层。抗战结束后,大楼租给了美国海军及美联社等新闻机构。底层的美国新闻处阅览室,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改为中苏友好阅览室。
薛范与广播电台之所以建立密切关系,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
据相关史料记载,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无线电广播事业被视为进行群众性宣传教育的最有力工具之一。但当时成立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华东人民广播电台,由于经验不足、不了解听众需要、暂未掌握广播特点,以致一些节目办得不尽如人意。对此,电台决定适当调整节目内容和形式,号召工作人员走出编辑室、到群众中去,把节目交给广大听众共同来办。于是当时上海的电台经常邀请群众代表和文艺工作者,到电台发表广播讲话或表演文艺节目。在建台后短短一年里,就有近两万人次到电台演讲、演播;发展了1110名通讯员,其中工作在工厂生产一线的通讯员占六成以上,儿童“上广播”也达到219次。广播节目质量由此有了显著提升。
薛范是“人民广播人民办”的受益者。为他的翻译与外国歌曲“做媒”的,少不了广播的助力。
在“广播大楼”的大厅里,薛范可以观摩广播乐团排练合唱,多声部纯净美妙的音响,对他有着不可抗拒的魔力。排练休息时,大家有说有笑聊着天。经常有合唱队员对薛范说:“我们缺少优秀的外国合唱歌曲,你在学俄语,为什么不给我们译几首苏联歌曲呢?”合唱团团长和指挥也对他再三鼓励。
盛情难却,薛范于是为合唱团翻译了一首《和平战士之歌》。
1953年7月,20页的《广播歌选》出版。封面没有图片,蓝底白字的刊名占据了上半部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祥云飘到翘首以盼的薛范手中。这本7月号《广播歌选》歌曲栏目共发表了8首歌曲,歌颂战士、歌唱和平的主题紧贴当时的形势。其中中国歌曲《欢唱我们的军旗》、苏联歌曲《和平战士之歌》等“主题曲”有5首。
豪迈、英武,如铁流滚滚。《和平战士之歌》,由电台编辑、薛范以及合唱团员共同选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于《广播歌选》出版的次日,广播教唱《欢唱我们的军旗》。
在歌声飞扬的时代,薛范还译配出版了两本《苏联歌曲集》,以及《西洋古典歌曲集》《西洋古典合唱曲集(第一集)》《拉丁美洲歌曲集》。
薛范的成名作《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也由上海《广播歌选》1957年第7期首发。当时发表的是简谱,歌名《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他早期歌曲翻译的成果,被“郊外”的耀眼光芒遮掩了,这令他既享受又遗憾。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