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新浪微博@孙燕姿
她是千禧年华语
乐坛最闪耀的明星之一,以一首《天黑黑》叩开无数人的青春之门;她是网络热梗中的“冷门歌手”,却在时隔11年的回归演唱会开票时创造百万级抢票盛况;她是聚光灯下的歌坛“天后”,也是为孩子升学焦虑的母亲。孙燕姿,在巨星的光环与生活的烟火之间,她始终以淡然的姿态书写着独一无二的人生脚本。
大热之时远离公众视野
2000年,22岁的孙燕姿带着同名专辑横空出世,没有华丽的形象包装,身形清瘦的她,用独特的声线演绎了一首《天黑黑》。这张专辑以30万销量让她力压周杰伦,摘下当年金曲奖最佳新人桂冠,开启了“孙燕姿现象”。让“男有周杰伦,女有孙燕姿”成为当时华语乐坛黄金时代的标志。
最“拼命”的时候,孙燕姿曾在3年之内发行了7张个人专辑。后来她的脚步放慢,3年发一张专辑,粉丝们也只能苦苦等待。然而,她的音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之后,因不满公司的炒作手段,她选择淡出。此后10年间,她两次隐退、两次回归,始终与“拼命三娘”的形象保持距离。2014年巡演之后,她再度消失于公众的视野中。
从“天后”到“陪读妈妈”
“有谁可以告诉我,孩子考试怎么办?”“我觉得是妈妈在考试,紧张是真的。”2011年,孙燕姿与圈外人纳迪姆结婚,逐渐将重心转向家庭:“我无法想象能有比他更好的人。”丈夫的包容与支持,让她在母亲与歌手的身份间游刃有余。
然而,育儿之路远比舞台复杂。为陪伴儿子备战新加坡“小升初”考试,她数次推迟线下演唱会计划,化身“陪读妈妈”。新加坡的教育“内卷”也颇为残酷,孩子们在小学毕业的关口即面临“分流”,即便是明星家庭亦难逃竞争。孙燕姿姐妹俩皆就读当地名校,父亲是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家族对教育的重视深入骨髓。她坦言:“家风不允许孩子不学无术。”为此,她成了乐坛“失踪人口”,直到儿子升学尘埃落定、顺利毕业,她才宣布自己“可以开工了”。
她的儿子在小学就读期间,不管是上学放学还是往返补习班,孙燕姿都是亲力亲为接送。儿子同学的家长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大家都调侃:“连天后都在‘卷’娃。”前不久,更是有人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目击孙燕姿在新加坡某间学校当义工——在学校中秋节活动上,孙燕姿为乐团搬乐器。于是人们猜测是不是因为她的小女儿也要上小学了、需要与学校拉近关系……接送孩子、担任学校义工、深夜催作业,这些琐碎日常与孙燕姿昔日在舞台上光脚潇洒唱歌的形象形成鲜明反差,她在生日视频中苦笑:“当妈好难哦!”这句话引发无数家长的共鸣。
未和解的亲情与更宽阔的人生
但“姐不在江湖,江湖依然有姐的传说”。2021年,一名年轻网友发帖称,自己最近喜欢上了一位新加坡“冷门歌手”孙燕姿,夸赞她声音有特色且曲风多变。帖子一经发布,引起大量网友关注。许多人一时之间都没有反应过来,为什么孙燕姿都能被叫作“冷门歌手”了?最后这件事发展成为一个网络热梗,更是火到孙燕姿本人直接回应:“‘冷门歌手’感谢大家的关注。”
去年,孙燕姿因妹妹孙燕美的一纸“断绝关系声明”卷入舆论旋涡。声明中,孙燕美控诉“在阴影下活了20多年”,厌倦了“孙燕姿妹妹”的标签。
孙燕美的人生本是一份“完美答卷”: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硕士,兼修法律与经济。但从小到大一直比姐姐更优秀的她,却在姐姐一夜成名的光环下,被简化成“孙燕姿妹妹”。被误认、被窥探、被忽视——这些日常细节逐渐累积成心理失衡。孙燕姿曾试图弥合裂痕,公开称赞妹妹,但明星效应反而让妹妹陷入更深的“比较漩涡”。孙燕姿一向不迎合流量,只忠于内心。但这场未和解的风波也为公众留下一面镜子,折射出明星家庭所面临的关系困境。
今年,孙燕姿宣布“就在日落以后”巡演启动。距离她2014年的巡演,已经过去了11年。巡演上海站开票瞬间,“想看”人数近130万,刷新纪录,门票秒罄。
真正的经典从不因时间而褪色。她的歌迷年龄从“70后”至“00后”,她的线上直播曾有2.4亿人次观看、线上演唱会获6亿点赞。但人们发现,她的直播演出并没有官宣赞助方及商业推广合作,甚至关闭了直播间的付费“打赏”功能。正如她所言:“红不红不是重点,但当你需要时,我永远在这里唱歌。”
孙燕姿46岁了。她曾像超新星般闪耀,也甘愿隐匿于生活的琐碎;她承受过亲情的裂痕,却仍在音乐中传递温暖。如今的她,不再是那个为“成人世界的残缺”而困惑的少女,而是懂得“在撞墙时读书”的清醒行者——无论高峰或低谷,都能活出属于自己的宽阔与真实。
摘编自青年文摘、网易新闻、新闻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