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新浪微博@温峥嵘
在最近的热播剧《雁归时》中,当温峥嵘饰演的主母在轮椅上嘶吼着“血债必须还”时,观众才发现,虽然已经年过40,但作为影视剧“恶女”天花板的她,从未退场,也没有“平替”。
在娱乐圈的浮华喧嚣中,温峥嵘给人的印象是始终保持着清醒与坚韧。从贵州小镇的练功房到北京电影学院的考场,从《错爱一生》的“童年阴影”,到近年热播剧中的“恶人专业户”,她曾剃眉备考、翻墙恋爱、隐婚生子,还曾直言自己“以前的明星梦挺可笑”。她在“出名”与“平凡”这对看似矛盾的词汇当中,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温峥嵘这名字听起来“很男孩”,可叫这个名字的却是一个不时会“哈哈哈”大笑的开朗女性。温峥嵘说,这名字是她妈妈取的,妈妈希望女儿可以像高山一样坚强,自己也正在为成为“高山”而努力。
1997年,19岁的温峥嵘备战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化课考试,为了让自己真的能静下心学习,她剃去眉毛,让自己“没法儿见人”。其实这个贵州姑娘的狠劲,早在童年便初现端倪:为逃避小提琴课,她抱着琴盒撞栏杆,结果琴盒无恙,自己却崴脚骨折;学舞时又成为练功房最刻苦的学生,连艺考现场都敢“叫板”考官:“我用心灵跳完这段舞,如果你没看到,是你不懂我。”这份倔强在电视剧《错爱一生》中化作荧屏经典。她饰演的顾忆罗偷换人生,成为不少人的“童年阴影”。
然而“坏女人”的角色标签如影随形。街头被骂、片约受限,她却坦然接纳:“逆着来,我就尽量把事情做圆满。”
“混到40岁,我学会了逆来顺受。”温峥嵘的职业生涯像坐过山车:出道即演《浮华背后》女二号,与当时的“顶流”男演员对戏;《错爱一生》后连续主演40余部电视剧,从女革命家到70岁知青,角色年龄横跨半个世纪。但生育后的市场骤变让她惊醒——市场不再青睐“老面孔”,新一代的观众已不识“顾忆罗”。她直言:“30多岁的时候生的小朋友,生完之后再回到这个市场,让我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困境,就是没有戏约。以前还嫌弃,哎呀都是‘大女主’来找我;现在,怎么片约没有了?才让我惊醒。”2020年,她参加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2》,节目对她的市场评级只有B级,让这个曾经的“北电专业课第一”彻夜难眠。
她是黄磊的学生,是海清的同学。在北电念书时,温峥嵘是让黄磊头疼的“问题学生”。军训刚结束就与男友热恋,为了周末能去约会,她竟给黄磊的自行车车胎放气,还翻墙逃课。被黄磊逮住了批评,男友反过来劝她:“老师是为你好。”
这段校园恋情最终修成正果。温峥嵘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老公也把我当孩子,因为他比我大。他看我的角度比较‘儿童’,我只要开心就好。但是如果他觉得这个事情是原则性的问题,就上一‘大课’。他说上天会给你10个球,有5个是好运球,有5个是不太好运的球,那你的人生要怎么捡?10个球都会给你的,不要着急,明年就会有好运球了,明年拿不到,后年就会有好运球了,总之你早晚会拿到好运球。他会用适合我这种‘哄小孩’的方法来告诉我人生的大道理。”
2015年儿子出生后,丈夫鼓励她重返片场,如今温峥嵘的社交平台会分享着剧组盒饭和儿子的画作,自称“2G冲浪选手”,却坚持每部戏看十几遍剧本。
演员整天飞来飞去,忙着到处拍戏,回家和父母团聚的机会很少,但是温峥嵘从不敢忽略父母,时常提醒身边的朋友有空多往家里打电话。“想想啊,我们的年纪是在‘做加法’,而父母的年纪是在‘做减法’,他们更需要儿女的关心。”温峥嵘说,自己做演员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但这不是自己人生的全部,在她心里父母是最重要的,“如果家里打电话让我回去,我一定会回去。父母非常体谅我,既然打电话找我回去,一定是家里特别需要我”。
收藏戏服、给角色写小传……在“逆来顺受”的生存哲学下,正如她曾对自己“明星梦”的反思:“演员就是个职业。”温峥嵘的清醒,源于生活的“退路”:“我家人都挺有智慧的,都是我的‘保护伞’。我只要把现在的剧本演好,我也不好高骛远,那不是我生活的最高目标。当有一天,没有太想演的角色了,或者没有兴趣演戏了,我也不会逼自己前行,也不会逼自己后退。因为我觉得快乐最重要。”
摘编自齐鲁晚报、“人物”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