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歌手胡彦斌发布全新单曲《Welcome to Shanghai》,用音乐为家乡向世界发出了一封邀请函。
上海少年显露音乐才华
胡彦斌的音乐天赋早在童年时期就已显露。1983年出生于上海的他,成长于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父母常在家中唱卡拉OK,耳濡目染之下,年幼的胡彦斌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曾在采访中回忆:“小时候很害羞,只有父母不在家时,才敢偷偷放唱片跟着唱。”
身为家中独子,胡彦斌被父母寄予厚望,他却只喜欢把所有精力扑在写歌和吉他上。在其他孩子埋头求学的当口,他敢拍着胸脯、坚定地选择音乐作为唯一的道路。“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就觉得要做音乐。我跟家里人讲,我18岁要发一张自己的个人专辑,就是定得很清楚,18岁,个人专辑。”他回忆道。
16岁那年,他参加上海“亚洲音乐节”新人歌手大赛,凭借原创作品一举拿下亚军,被日本“音乐教父”小室哲哉盛赞为“可遇不可求”。比赛后,他签约唱片公司,正式踏入乐坛。年少成名的他并未被冲昏头脑,反而更加专注创作。出道后的胡彦斌迅速崭露头角。17岁为动画片《我为歌狂》配唱主题曲,原声带销量突破60万张;18岁发行首张专辑《文武双全》;21岁创作的《红颜》横扫乐坛大奖,与陈奕迅、孙燕姿同台领奖。他的音乐风格多元,从R&B到中国风,从《月光》的九曲十八弯到《你要的全拿走》的“烫嘴”歌词,每一首都彰显了他“音乐魔法师”的才华。
然而,胡彦斌并未止步于此。他在巅峰期选择赴美留学,攻读电影导演专业,回国后创办音乐学校,培养新生代歌手。从“才华丑男”到“一道光”
胡彦斌的演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颜值至上”的时代,他曾因外貌被嘲讽为“才华丑男”,甚至因一段恋情遭遇全网谩骂。但他从未辩解,只是用一首《你要的全拿走》默默回应:“你要的全拿走,剩下的我承受。”
生活中的胡彦斌是个不折不扣的“电子产品控”和“手串爱好者”。这种接地气的爱好,让他褪去了明星光环,更像一个热爱生活的普通人。在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中,他是队伍的“主心骨”,凭借高情商和稳定的情绪赢得观众喜爱。在综艺节目《再见爱人》中,他作为“四季元老”,以未婚身份却输出无数清醒的爱情观点:“恋爱是一个自尊的游戏”“人说的话会骗人,但行为不会”。有人质疑他“歌手为何总上综艺”,他坦然回应:“为了活跃在乐坛一线,直面观众反馈。”同行竞争激烈,他直言:“音乐是无限的资源,没什么好争的。”
40岁,更从容
2024年,胡彦斌40岁。他在上海举办演唱会,时隔13年重回舞台。而在近日推出的全新沪语单曲《W elcom e to Shanghai》中,他用沪语将上海的活力、多元与包容通过音乐传递给全球听众。歌曲一经发布便引发热议,网友纷纷表示:“胡彦斌用一首歌证明了自己是地道的上海人!”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胡彦斌第一首关于上海的歌,毕竟此前那首《One Night in Shanghai》被无数人感慨“还是太超前了”——作为一首十多年前的歌,无论是从演唱技巧、音乐结构还是情感表达方面来看,都“遥遥领先”。
摘编自可凡倾听、谈心社、“淘漉音乐”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