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上一个未闭合的“洞口”,悄然引发了严重的肺动脉高压。39岁的刘女士,因缺氧导致嘴唇变成了蓝色,心脏也随时面临衰竭的危险。
5月5日是世界肺动脉高压日。肺动脉高压,这一被称作“心血管系统的癌症”的疾病,虽小众,却有着惊人的“杀伤力”。
心动脉导管未闭致重症
“6年前,因为嗓子不舒服去医院,意外查出了肺动脉高压。”39岁的刘女士回忆道。那时的她,走路时感觉乏力,还以为只是缺乏锻炼所致。可几个月后,情况愈发糟糕,她不仅呼吸急促、全身乏力,嘴唇和手指都开始发紫。
医生追查病因后发现,发现原来是患者的心脏动脉导管未闭合引发了一系列危机。简单来说,就是心脏上端有一个“洞”,尽管通过手术进行了封堵,心脏的问题解决了,但以此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却并未缓解。
不过,她并未放弃,来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肺动脉高压门诊寻求进一步治疗。在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刘女士坚持服用两种靶向药,并定期随访,终于将疾病稳定在了轻度状态。
什么是肺动脉高压
据该门诊周红梅主任医师介绍,正常情况下,肺动脉血管内壁光滑,血流畅通无阻。但在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内,血管内皮功能出现紊乱,就像建筑物的“防水涂层”破损一样,失去了保护作用。最终,肺动脉变成了“狭窄的隧道”,严重阻碍血液流动。
与此同时,与肺动脉相连的右心室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工作,长期超负荷运转后,右心室就像被过度拉伸的气球一样扩张、变薄,出现“洞口”,最终走向衰竭。
除了先天性心脏病外,呼吸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多种病症,都有可能引发肺动脉高压。
治疗难度大幅下降
由于长期缺氧,患者的手指和嘴唇会呈现出蓝紫色,所以“蓝嘴唇”成了他们的代名词。但是该病在早期阶段症状却并不明显,这就导致很多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往往已到晚期,治疗难度大增,预后效果不佳。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周红梅介绍说,近年来,随着治疗理念的革新以及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肺动脉高压已不再是无法医治的绝症,患者的生存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
目前,已有6种靶向药被纳入医保范畴。同时,心房间隔造瘘术、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血管介入治疗等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仅靠药物治疗的单一局面,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据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