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7日 星期四
瑞泊度假,开化山水间的另一道风景 国家公园的秘境村落离我们有多远?
第03版:旅居生活 2025-08-06

国家公园的秘境村落离我们有多远?

耕夫

◆撰稿/耕夫

当城市的霓虹模糊了星空的轮廓,当钢筋水泥阻隔了草木的呼吸,人们总会问:那些藏在国家公园深处的秘境村落,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在浙江衢州开化县长虹乡,这个镶嵌在钱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的村落,或许能给出答案——这里的距离,从来不是用公里数来丈量,而是从喧嚣到宁静的转身,从浮躁到澄澈的回归。

高田坑:星河垂落的古村秘境

从开化县城往西北驱车四十分钟,山路在竹海与杉林间蜿蜒,最后一段碎石路将尘世的喧嚣彻底过滤。高田坑古村落便静卧在海拔600多米的山坳里,像一颗被时光遗忘的琥珀。作为钱江源国家公园内保存最完整的传统村落,这里的泥墙黛瓦顺着山势层叠,百年以上的夯土房占比超过七成。

村口的红豆杉树龄逾千年,树干需三人合抱,枝桠间常年栖息着红嘴蓝鹊。村民沿用古法造纸,清晨的溪涧边常有妇人捶打楮树皮,白色纸浆随水流荡开,像散落的云絮。这种原始的生活肌理,让高田坑成为国家公园“原乡生态”的活标本。

而当夜幕降临,这里便化身为华东地区最璀璨的“暗夜星空目的地”。2023年,高田坑被评为“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星空亮度达到Bortle 2级(黑暗天空等级),肉眼可见的星等达6.5等。银河如银色绸缎横亘天际,夏季的天蝎座心宿二红得似火,冬季的猎户座腰带三星清晰可辨。

在村头的观星台,常有天文爱好者架设设备。他们说,在这里能看到城市里难得一见的星群——那些被光污染吞噬的暗弱星辰,在高田坑的夜空下组成完整的星座图谱。村民们早已习惯这样的对话:“今晚的银河斜得厉害,像要掉进对面的竹林里。”对他们而言,触手可及的星空,正是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最珍贵的馈赠。

台回山:梯田里的季节密码

从高田坑沿山脊线步行两公里,便到了台回山。这座藏在国家公园缓冲区内的山体,被层层梯田切割成优美的弧线,当地人称之为“江南布达拉宫”。与其他梯田不同,台回山的田垄随山势自然起伏,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仿佛是山与水共同书写的五线谱。

每年三月,油菜花沿着梯田层级绽放,从山脚到山顶铺就成金色瀑布,云雾缭绕时,黄与白的色块在山腰间流动。而到了秋季,稻浪翻滚成琥珀色的海洋,田埂上的野菊与波斯菊点缀其间,构成国家公园特有的生态画卷。

这里的农耕方式延续着“稻鱼共生”的古法,田里既种水稻,又养清水鱼,不用化肥农药,靠鱼粪滋养禾苗,形成天然的生态循环。这种被列入世界农业遗产的耕作智慧,让台回山的梯田成为国家公园“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典范。

山民们在梯田边搭建了观景木台,清晨时分,常有摄影爱好者蹲守。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照亮梯田水面上的光斑,快门声与鸟鸣声交织,构成秘境里最生动的晨曲。

亭云小驻:云端上的栖居哲学

沿台回山公路下行三公里,竹林掩映处露出几栋灰瓦白墙的建筑,这便是亭云小驻。作为国家公园内的生态型民宿,它的设计遵循“最小干预”原则,所有建筑都顺着原有地形修建,最大程度保留了山林植被。

民宿的主体由五栋小楼组成,分别以“松、竹、梅、兰、菊”命名。每间客房都有全景落地窗,躺在床上就能看见云雾在山谷间游走。公共区域的茶室用本地青石砌成,茶桌是整棵香樟树干打磨而成,墙角的溪流声通过特殊设计的管道引入室内,形成天然白噪音。

这里的度假活动暗藏巧思:晨间有向导带领徒步国家公园的生态步道,寻找黑麂与白颈长尾雉的踪迹;午后可在竹林瑜伽台练习瑜伽,呼吸间满是负氧离子;傍晚的星空剧场会播放天文纪录片,搭配本地蜂蜜酿的果酒;深夜的观星房配备专业天文望远镜,能清晰观测月球表面的环形山。

龙海康体项目是亭云小驻的特色所在。依托国家公园优质的生态环境,这里开发了森林浴疗、山泉SPA等项目。最受欢迎的“星空冥想”,是在山顶平台铺设瑜伽垫,在银河下进行呼吸练习,导游说,很多都市人在这里第一次体验到“心跳与星光同频”的感觉。

中山堂茶园:云雾里的草木精魂

从亭云小驻往东南行至桃源村,便见中山堂茶园。这片镶嵌在国家公园实验区的茶园,海拔500米以上,常年笼罩在云雾中,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2万个以上,是城市的200倍。

茶园沿坡地呈带状分布,茶树与马尾松、红豆杉相间种植,形成天然的生态屏障。山泉水通过竹管引入茶园,浇灌着每一株茶树。这里的茶叶不采春茶,只采夏末秋初的“秋露白”,因为茶农们坚信,经过春夏两季的滋养,此时的茶叶才吸收了足够的山水灵气。

国家公园的生态监测数据显示,中山堂茶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达5%以上,远超普通茶园。这种由落叶与微生物自然形成的腐殖土,让茶叶自带兰花香。冲泡时,茶汤清澈如琥珀,入口先是清甜,而后回甘绵长,喉间能感受到山野的清冽。

茶农老郑说,采茶前必须净手焚香,这是祖辈传下的规矩。“国家公园的山,国家公园的水,长出的茶有灵性,不能怠慢。”每年茶季,茶园会举办“云雾茶会”,游客可跟着茶农体验采茶、制茶,在茶香与山风中,读懂国家公园的生态密码。

北源村:状元故里的文脉传承

在长虹乡的东北隅,北源村藏在国家公园的密林深处。这座被称为“状元故里”的村落,因南宋状元程宿而得名,村内至今保存着状元桥、程氏宗祠等古迹。

程氏宗祠的梁柱上,“耕读传家”的匾额已悬挂八百年。祠堂前的半月池倒映着马头墙,池底的红鲤鱼据说从明代便在此繁衍。村民们仍保持着诵读家训的传统,每月初一,孩童们会在祠堂里朗读“孝亲、睦邻、敬自然”的祖训,这与国家公园的保护理念不谋而合。

村后的状元古道是古时进京赶考的必经之路,青石板上的马蹄印深达三厘米。如今这条被纳入国家公园生态步道的古道,成为徒步者的秘境。行至中途的“问心亭”,可看见崖壁上的题刻:“心清如钱江之源,性静若长虹之岭”,道尽了这片土地的精神风骨。

北源村的老人们常说,程宿当年赶考时,正是饮了这里的山泉、食了这里的野笋,才文思泉涌。如今,村里的农家乐仍保留着最地道的做法:在清炖土鸡汤里放几片中山堂茶叶,清蒸清水鱼只加少许紫苏叶,简单的调味却能让人尝出最本真的味道。

秘境从未遥远

当我们站在长虹乡的最高处俯瞰,会发现这些散落的村落像珍珠般被国家公园的绿色丝带串联。高田坑的星空、台回山的梯田、亭云小驻的云雾、中山堂的茶香、北源村的文脉,共同构成了一幅“幽远、秘境、生态、原乡”的立体画卷。

国家公园的秘境村落究竟离我们有多远?或许只是“一个决定”的距离——当你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愿意踏上那条通往山间的路,会发现秘境从未远离。在这里,每口空气都带着草木的芬芳,每颗星辰都在诉说自然的故事,而人类,只是这片土地上温柔的过客。

钱江源的水流淌了千万年,长虹乡的村落静立了千百年。在国家公园的守护下,这份秘境将继续等待——等待每个渴望回归的灵魂,前来赴一场与自然的约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