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7日 星期四
大山里的人间烟火
第04版:旅居生活 2025-08-06

大山里的人间烟火

——探访旅居目的地“秀美耕读” 雷闽燕

◆撰稿/雷闽燕 特约摄影/范祖明

车过遂昌县湖山乡,海拔200米的山间公路突然被一汪翡翠截断——仙侠湖,这片藏于浙江西南腹地的水域,如同一枚巨大的绿宝石,镶嵌在浙西南的崇山峻岭间。它地处丽水市遂昌县西北部,水域面积18.6平方公里,最深处超70米,浅滩处却仅数米,深浅交错间,藏着“一半是深邃,一半是温柔”的山水密码。

在浙西群山的褶皱里,衢州市江山市秀美耕读景区像一块被时光珍藏的璞玉。它藏于深谷却自有乾坤,融“秘、幽、深、奇”于一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更与周边古镇名山相映成趣,成为让人愿在此长居的旅居秘境。

海棠湖:四季流转的水韵秘境

初入景区,海棠湖便以一汪碧水勾住游人的脚步。这方曾被污染困扰的水域,经治理后重焕生机,如今是景区的“心脏”,四季皆有妙趣。

春来,湖岸的海棠树如云似霞,粉白花瓣随风飘落,铺满浮桥与湖面,人行其上,仿佛踏碎一场粉色的梦。岸边新抽的柳丝垂入水中,与倒映的青山构成“绿杨烟外晓寒轻”的画卷,偶有白鹭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惊起水底沉睡的光斑。

夏日的海棠湖是天然的避暑地。茂密的香樟与枫杨沿湖而立,织成浓密的绿荫,将湖面罩在清凉里。此时平均气温比市区低5~8℃,湖水在烈日下泛着粼粼波光,却带着沁人的凉意。掬一捧湖水,指尖触到的是山泉的清冽——湖底古泉持续涌流,让水温常年保持在20℃左右。午后常有山风穿谷而过,拂过浮桥时带着水汽,吹散暑气,也吹得岸边菖蒲沙沙作响。这里的空气里负氧离子浓度常年维持在每立方厘米1万个以上,深吸一口,满是草木与湖水的清新,连呼吸都成了享受。

秋至,湖畔的乌桕与枫香渐次染红,倒影入水,让湖水成了“打翻的调色盘”。清晨湖面常笼着薄雾,木栈道在雾中若隐若现,走在上面仿佛穿行于水墨画中。偶有枯叶飘落,在水面打着旋儿漂向远处,引来小鱼追逐,动静相衬,更显幽静。

冬日的海棠湖褪去喧嚣,归于沉静。若遇降雪,岸边的枝桠挂满雪团,湖面却未必冰封——古泉的暖意让湖水冒着丝丝热气,雪落湖面即化,只留下一圈圈转瞬即逝的水纹。此时泛舟湖上,四周寂静无声,唯有船桨划水的轻响,与远处山尖的积雪相映,恍若闯入与世隔绝的冰雪秘境。

星空营地:四季皆可仰望的宇宙奇观

星空营地藏在山谷的开阔处,四周被密林环抱,白日里是隔绝尘嚣的绿岛,夜晚则是直面宇宙的观星台,四季星空各有奇景。

春夜,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银河虽不如夏夜璀璨,却能清晰看到猎户座“腰带三星”。此时营地的草坪刚冒出新绿,搭起帐篷便能闻到青草与泥土的气息,抬头可见火星与金星在暮色中闪烁,像两颗遗落的宝石。

夏是星空营地的黄金季。此时银河横贯天际,肉眼可见的星子多达成千上万,仿佛伸手就能摘到。营地特意避开光污染,夜晚只留几盏低亮度地灯,躺在防潮垫上,能看到流星偶尔划破夜空,引得观星的人们轻声惊呼。更妙的是夏夜的凉爽——山风穿过林叶,带着湖水的湿气,即使在最热的七月,夜晚温度也不过25℃,盖着薄毯看星,是城市里难寻的惬意。

秋夜的星空格外清澈。猎户座西沉,仙后座的“W”形在北方天空格外醒目。此时营地旁的野菊开得正盛,晚风带着花香,与天文望远镜里木星的四颗卫星相映,自然与宇宙在此刻交融。中秋前后,还能在赏月的同时观星,圆月与繁星同框,温柔与浩瀚并存。

冬夜的星空虽冷,却藏着最亮的星。天狼星在东南方闪耀,亮度远超其他星体,猎户座也显得更加魁梧。此时营地会在帐篷内配备暖炉,裹着毛毯透过帐篷天窗观星,看猎户座的“参宿四”与“参宿七”遥相呼应,听着外面寒风穿过树林的呼啸,更觉帐篷内的温暖与宇宙的神秘。

蛙鸣剧场:自然奏响的四季乐章

蛙鸣剧场藏在湿地深处,没有人工舞台,却有大自然最灵动的“演出”,四季声景各不相同。

春来,湿地解冻,最先苏醒的是春雨敲打枯荷的声音。此时青蛙尚未成群,却有春雨淅淅沥沥落在残荷与新草上,偶有早起的蛙鸣“呱呱”几声,像在试探着唤醒春天。剧场的木质座椅还带着潮气,坐在上面听雨打芭蕉、鸟啄新叶,是春日里最治愈的事。

夏夜的蛙鸣剧场才是“正片”。夕阳西沉后,先是几只青蛙“领唱”,接着成百上千只青蛙加入,高音、低音、中音交织,形成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湿地里的萤火虫也赶来“伴舞”,点点荧光在草丛中闪烁,与天上的繁星呼应。此时坐在剧场里,无需风扇,湿地的凉气与蛙鸣一同涌来,比空调更舒爽。

秋日的剧场换了主角。蛙鸣渐稀,取而代之的是蟋蟀与秋虫的鸣唱,轻柔细碎,像在低声诉说。湿地里的芦苇开始泛黄,风吹过,沙沙声与虫鸣相融,带着几分萧瑟的诗意。傍晚常有白鹭在此栖息,翅膀拍打水面的声音偶尔插入“乐章”,添了几分灵动。

冬日的剧场归于寂静,却藏着另一种“秘响”。雪落时,雪花压弯芦苇的“咯吱”声、冰面冻结的“咔咔”声,甚至远处松鼠踩落积雪的“扑簌簌”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此时坐在剧场的暖阳里,听着这些细微的声响,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

耕耕开心农场:四季可耕的田园之趣

耕耕开心农场藏在山谷的平缓处,田垄顺着山势起伏,四季农事各有滋味,让人在劳作中触摸时光的脉搏。

春耕时节,农场里满是新绿。游客可以跟着老农学插秧,赤脚踩在温润的水田中,感受泥土的柔软;或是在菜园里播下辣椒、茄子的种子,看嫩芽几天后顶破土壤。田埂上的紫云英开得正艳,随手摘一朵别在衣襟,满身都是春天的气息。

夏日的农场是“天然冰箱”。刚摘下的黄瓜带着露水,咬一口脆甜多汁;架上的葡萄紫得发亮,摘一串放在井水里镇一会儿,凉意直透心底。午后躲在葡萄架下,听着蝉鸣剥玉米,或是帮着老农给稻田放水,山风穿过稻田带来凉意,丝毫觉不出暑气。

秋收时,农场成了金色的海洋。割稻子、挖红薯、摘柿子,每一项劳作都有沉甸甸的回报。孩子们最爱在稻田里捡稻穗,老农则会教大家用传统方法脱粒,金黄的稻粒落在竹筐里,发出“簌簌”的声响,是丰收的序曲。

冬日的农场虽显萧索,却藏着“藏”的智慧。地窖里储存着红薯、白菜,大棚里的青菜绿油油的,游客可以跟着农户腌咸菜、挖冬笋,在劳作中感受冬日的厚重与生机。

新乡土人家与水上屋:四季可居的山水栖居

无论是白墙黛瓦的新乡土人家,还是枕水而居的水上屋,都随四季变换着模样,让人在栖居中感受时光流转。

春天的民宿院里,桃花、梨花竞相绽放,清晨推开窗,能闻到花香与厨房飘出的米粥香。水上屋的玻璃墙外,新抽的柳条垂到水面,鱼儿在柳条间穿梭,坐在阳台喝茶,看春雨打湿湖面,恍若身在江南水墨画中。

夏日的民宿有“天然空调”。院子里的老槐树浓荫如盖,傍晚搬把竹椅坐在树下,听主人讲耕读村的故事,喝着自酿的杨梅酒,暑气全消。水上屋更是清凉,湖水的凉意透过地板渗进来,夜晚无需开空调,盖着薄被听浪声,睡得格外安稳。

秋天的民宿院角,晒着金黄的玉米和火红的辣椒,屋檐下挂着一串串柿子干。水上屋的窗外,枫叶红透,倒映在水中,推开窗仿佛框住了一幅秋景图。清晨常有雾气从湖面漫进屋里,带着水汽的清新,深吸一口,满是秋天的味道。

冬日的民宿暖意融融。壁炉里柴火噼啪作响,主人端上刚炖好的冬笋土鸡汤,香气满屋。水上屋的玻璃上会结一层薄霜,擦掉霜花,能看到湖面的薄冰与远处的雪山,屋内暖炉与屋外雪景相映,温馨又静谧。

周边联动:中长期旅居的山水人文游线

秀美耕读的魅力,不仅在于自身的“秘、幽、深、奇”,更在于它处于浙西山水人文的核心圈,周边1~2小时车程内,分布着廿八都古镇、江郎山、戴笠旧居、清湖古镇等景点,形成“田园栖居+山水探秘+人文寻古”的中长期游线,让旅居更显丰富。

廿八都古镇(车程约40分钟):这座藏在群山里的“方言王国”,曾是浙闽赣三省的交通要塞,镇上居住着142种姓氏、36种方言,古街两旁的明清建筑里,藏着镖局、钱庄、会馆的故事。在这里逛一天,看“枫溪锁钥”的老城门,尝“八大碗”的农家菜,听老人讲三省交界的趣闻,感受“遗落在大山里的文化飞地”的独特韵味。

江郎山(车程约30分钟):作为“中国丹霞第一奇峰”,三爿石拔地而起,形似石笋,最窄处仅3.5米的“一线天”,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清晨登江郎山,看云海绕峰,午后下到山底的须女湖,看三爿石倒映水中,与秀美耕读的柔美山水不同,这里的奇险让人叹服自然的伟力。

戴笠旧居(车程约25分钟):这座看似普通的江南民居,实则是“民国第一特务”戴笠的出生地,屋内暗藏玄机——旋转楼梯、暗门、防弹墙、直通后山的密道,处处透着神秘。逛完旧居,听讲解员揭秘那些惊心动魄的民国往事,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

清湖古镇(车程约20分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陆上延伸段”的重要码头,这里曾商船云集,“一叶扁舟下衢州”的诗句流传至今。如今古码头的青石板上,还能看到当年商船停靠的痕迹,逛累了坐在江边茶馆,看江水流淌,听老人唱昔日船工号子,感受水运文化的余韵。

这些周边景点,或奇险、或厚重、或沧桑,与秀美耕读的田园静谧形成互补。住在这里,可安排3~7天行程:前2天探秘景区内的山水秘境,体验农耕与星空;之后每日抽1天探访周边,上午出发寻古探奇,傍晚返回耕读,在蛙鸣与星光中卸下疲惫。这种“动静结合”的旅居节奏,正是秀美耕读作为中长期度假地的独特魅力——既能深入自然秘境,又能触摸人文脉搏,在大山深处,把日子过成诗。

从春日海棠落英到冬日雪映寒湖,从星空下的私语到蛙鸣里的沉醉,从农耕的质朴到古镇的沧桑,秀美耕读像一位从容的主人,以“秘、幽、深、奇”的姿态,邀人在此放慢脚步,在山水与人文的交织中,寻回生活本真的模样。这或许就是它最动人的地方——不仅是一处景区,更是一处能让人“住下来、沉进去”的人间烟火地,藏在大山里,却装得下四季流转与岁月悠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