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定区深入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要求,围绕“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河湖长效管理养护”“雨污混接普查整治”三大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作方法和实践成果,为全市河湖治理提供了“嘉定样本”。
“河域党建”引领 凝聚治水合力
嘉定区以龚家浜为试点,创新打造“河域党建”示范带,推动党建引领与河湖治理深度融合。通过组建“河域党建”共同体,整合河长、社区、机关、企业等多方力量,构建“议水港湾”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问题共商、治理共推。同时,健全联合商议、联合管护、联合监测、联合巡河、联合执法“五联”工作机制,将党建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水环境治理的实际效能,助力“水美社区”建设提质增效。预计通过系统治理,龚家浜水质将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水体透明度提升至80厘米以上。
“河湖管家”上线 智慧管护全程可控
在河湖长效管理养护方面,嘉定区率先推广“河湖管家”小程序,推动“数字治水”落地见效。该平台集成“河湖巡养一张图”,实现河湖基本信息、设施详情、水质数据、巡查轨迹等全要素可视化,助力管理部门实时掌握河湖动态。同时,建立问题闭环管理机制,从发现问题、派发任务到整改反馈,全程留痕、可溯可查。结合大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可对巡查覆盖率、整改率等关键指标进行多维度评估,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配合无人机、无人船等智能设备,形成“发现-响应-处置-监管”四位一体的智慧管护新格局。
“智慧管网”赋能 雨污治理精准高效
嘉定区依托智慧排水数字化运管平台,实现数字赋能雨污混接普查及整治工作。“任务工单化”依托可视化平台,推动任务高效流转,闭环管理确保每项工作落到实处,大幅提升普查整治进度;“修复智慧化”凭借精准定位与管道健康度,让管道修复更高效、更便捷,构建从检测到修复的全流程闭环链条;“成果标准化”使资料规范统一,打破数据壁垒,为跨环节协同奠定基础;“档案数字化”构建的“脉络图”,让管网信息清晰可溯,为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破解信息碎片化难题。四者联动,推动雨污混接治理从传统模式向智慧化转型,全面提升了排水设施的养护监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