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方翔
国家主席习近平18日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这是中美元首在2019年的首次通话,两国元首确定将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期间再次会晤。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唯有平等对话,才能解决目前两国之间的问题。
去年1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共进晚餐,举行会晤。两国元首一致认为,这次会晤非常成功。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密切联系,中美贸易摩擦朝着缓解并将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运行。然而在今年5月中美第十一轮磋商开始之际,美方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中美贸易谈判重回紧张状态。
虽然美方多次表示,中国正在为美国加征的关税买单。但美方的贸易霸凌做法最终损害的是美国,埋单的是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美国国内反对加征关税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近日也公开承认,美国新加征的关税会让美国自己的企业和消费者埋单。另外,根据高盛公司近期发布的报告,美国政府去年对中国商品征税的成本完全转嫁到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身上,并且对美国物价的影响大于美方自己的预期。6月17日,美国就拟对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举行听证会,包括美服装鞋袜业联合会、高通、英特尔等芯片制造商在内的多家美行业协会和企业反对加征关税,认为这会令美企、消费者和工薪家庭受到冲击。
长期以来,互利共赢的经贸投资合作给中美两国的业界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历史也一再证明,中美之间的经贸分歧是可以通过协商妥善解决的,只要磋商对话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在此次中美元首的通话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在经贸问题上,双方应通过平等对话解决问题,关键是要照顾彼此的合理关切。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表示,美方重视美中经贸合作,希望双方工作团队能展开沟通,尽早找到解决当前分歧的办法。
磋商要相互尊重,协议要平等互利。在近日中方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中明确,磋商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要相向而行、诚信为本;中国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白皮书同时指出,磋商“不挑战‘底线’,不逾越‘红线’”。
“红线”是指涉及中国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如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发展道路和权利等;“底线”则是此前中方提出的三个必须解决的核心关切问题,一是取消全部加征关税,关税是双方贸易争端的起点,如果要达成协议,加征的关税必须全部取消;二是贸易采购数据要符合实际,双方在阿根廷已经对此形成共识,不应该随意改变;三是文本平衡性,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尊严,协议文本必须平衡可接受。
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今非昔比,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各国利益深度融合的今天,如果还抱守冷战思想、操弄“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最后不会有赢家。正如习近平指出,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要共同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二十国集团大阪峰会达成积极成果,为全球市场注入信心和活力。
无论此次中美元首大阪会晤情况如何,中方还是这个态度:谈得成,当然好;谈不成,天也塌不下来。一个成功的协议必须是双方都要做出妥协和让步,如果仅仅一方满意,而另一方的利益和关切没有得到照顾,这样的协议执行起来不会长久,甚至会被推翻。
今天的中国正在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这是历史进步的逻辑,也是时代前行的潮流。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谁都无法阻挡。
中国将继续作为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参与者和维护者,与各国分享合作机遇、共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