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钰鹏
提到二氧化碳,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二氧化碳污染、地球温室效应等问题。在“开篇”以前,最好提一下“大气保温效应”和“温室效应”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其实,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大部分到达地面,地表又以红外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被大气保温气体(如二氧化碳、水汽、甲烷、氟利昂、一氧化二氮等)所吸收,阻止了地面和底层大气长波辐射溢出大气层,使大气温度保持较高的水平;但大气保温机制和玻璃房(温室)的保温机制是不一样的。1909年,美国物理学家指出,温室的保温作用是通过玻璃或岩盐壁阻止室内外冷热空气以对流或湍流方式的热交换而实现的,而且这种热交换比大气保温气体的致暖作用大3至4倍。二氧化碳污染主要由生活和生产中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大火、火山喷发等引起,是引起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森林植被的破坏使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
二氧化碳也能被人们作为肥料使用,这是一种增加植株附近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施肥方法。然而科学家们已多次证明,向温室或塑料大棚直接输入二氧化碳的做法有严重的副作用,直接受害者即人类自己。温室气体的过度增加反而对植株有害而不是有利。换句话说,食用植物(主要是粮食作物)会对此作出反应——改变它们的新陈代谢作用,从而减少蛋白质等营养素以及对生命极为重要的微量元素的提供。反过来,糖的提供量却有所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的含量今后还会继续升高,所以这一负面趋势也会进一步严重。
哈佛大学科学家经调查研究后认为,对全世界人最重要的影响是:小麦、稻米、玉米、大豆等主食所含的蛋白质将明显减少,如小麦中的蛋白质将减少6.3%,玉米中的蛋白质将减少4.6%。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不少国家的人民并不是通过肉类,而是通过食用植物这一途径获得蛋白质的,约占世界人口的76%。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产量并没有变,只是营养素在减少,而营养素的减少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的。所以专家们警告说,要重视世界卫生组织的提醒。
世上有许多事情并非是绝对的,有时是很有戏剧性的;不妨附带提一下食用植物营养素的另一个话题。人们自然认为食用植物是全素的,世上有好几百万素食主义者,他们自以为是荤腥不沾之人,实际上他们每天多多少少都在通过加工食品而沾荤。比如葡萄酒、果汁或醋,它们往往要用动物胶进行过滤(澄清),动物胶系用屠宰废料(猪皮和动物骨头)制成。焙制食品几乎人人喜爱,然而在工业化生产面包、糕点、饼干时,通常都用一种用猪鬃制成的“半胱氨酸”添加物,起到改良面团的作用(防止生面团发黏)。甲壳胺对香蕉而言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动物性物质,喷上甲壳胺的香蕉能长时间保鲜(甲壳胺从虾蟹身上制取)。至于甜橙、苹果、柠檬等表皮的光亮则是蜂蜡或其他动物性物质的“美容效果”,只要适当应用,并不要求生产单位将它们列入食品配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