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扬
窃以为,梅花、兰花是一类的。
“拗相公”王安石先生有感而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他也认为梅花是不张扬的,尤其是在冬天,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属冬花是不言自明的。可是,南北朝的陆凯说:“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他认为梅花是春天的象征,是报春的使者,这么说,我不知道迎春花情何以堪。好吧,可备一说,我虽然不赞成你的观点。
兰花呢,当然是春花。陆放翁说“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李白也说它“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因此,与梅花一样,它也是不张扬的,时时散发着幽香,如大家闺秀,亦宛若小家碧玉。因此,您看,大户人家、名门望族,甚至附庸风雅者,都在客厅里置放兰花。
而桂花呢,跟兰花、梅花就不是一类了,它在浓郁的秋天开放,而且是怒放,而且放得那么浓烈、那么张扬、那么不可一世、那么放荡不羁。甭管您多大的院子,只要有一株桂花树,一到秋天,您瞧好了,整个院子都弥漫着扑鼻的桂花香。因此,甭管您在这个院子里的哪个角落,都会被它吸引过去,都能循着香气找到它。
因此,白居易执意“山寺月中寻桂子”,王摩诘激赏“人闲桂花落”,宋之问钟情于“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即使粗糙如金主完颜亮者,读到柳三变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时,也“遂起投鞭南下之意”。他还没闻到呢,他只是听到桂花的大名,就迫不及待要策马南奔了。可见,桂花是雅俗共赏的花型。
雅俗共赏到什么程度呢?吃有桂花糕、喝有桂花露、闻有桂花香,而且,与梅花的幽香、兰花的淡香不同,桂花属浓香。浓到什么程度呢?非着一“引”字不能尽述。所以说,桂花引,这个“引”是牵引、是吸引、是引诱,它用无形的绳子——香气——牵引、吸引、引诱着你。就是那么醉人的香!所谓赏于春、醒于冬而醉于秋者,非醉于秋色,而醉于秋香、桂花飘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