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2日 星期日
广告 河蟹开赛 缓称家 把论文“写”在祖国江河湖海 打造全国首发北斗产业集聚区 广告
第10版:上海新闻 2019-10-31

缓称家

吴强

正在举行的顶尖科学家论坛上,15岁的上海小姑娘被称为“少年科学家”,引得人刮目相看、啧啧称赞,连呼又是“别人家的娃”。

当然,“少年科学家”是别人冠上的名。之所以受邀出席论坛,是因为女孩是“中学生英才计划”中的一员。不光是她,还有多名出生于2001-2004年的青少年科学家参加了论坛。虽然人们都说科学家如今很少大众追捧,但一说“家”总还是能吸引些眼球和敬畏的。

“家”这个字,是有那么点魔力的:歌手,一般般,歌唱家,显得就高大上多了;艺术工作者,一般般,艺术家,那就让人肃然起敬了;作者,一般般,作家,一定要有大部头了,等等。不知道“家”是从何时开始获得这样的魅力的,大约是因为成名成家总是分不开?有家就有名,有名就成家?相比而言,英文表达时似乎这样的“成家”色彩淡一些,比如,科学家,就是scientist,“-ist”后缀,就表示做什么工作的人,“artist”是从事艺术的,“dentist”是看牙齿的,“tourist”是旅游的人,“typist”就是打字的人,都很平等,不会因为-ist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称“家”有两种,一种是自称,一种是他称。自称的,比较少见,因为要称也会放在心里面,不太会大言不惭说出来,真说出来了,多半也是惹人笑,哪有这样自我标榜的;他称的,比较多,有的是尊敬、有的是艳羡,当然也有真心的褒扬。

真的著作等身、真的德艺双馨、真的居功至伟,称个“家”,实至名归。然而,对大部分人来说,不管在哪个行业,如果还没有到这个分上,称“家”未必是好事情。称了家,难免沾沾自喜、自我陶醉,麻痹了前进的动力;称了家,也可能招来各种各样的诱惑,缺乏定力的或许会误入歧途——所幸,顶尖论坛上的女孩,落落大方又虚怀若谷,保持着低调和好学。

“家”不“家”的,其实真的是身外事,如果你笃定认准自己的目标去奋斗的话。不图虚名、默默耕耘,不正是顶尖论坛上那么多“最强大脑”最共同的特点么?

广积累,缓称家。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