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清与香港中乐团联手演绎《梁祝》本报记者郭新洋摄
当香港中乐团里来自两岸三地的演奏家穿着中式长衫和西裤皮鞋登台,奏响的是耳熟能详的《梁祝》与《上海滩》《射雕英雄传》主题曲,观众的热情被点燃。昨晚在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举办的《都市交响——香港中乐团音乐会》,让我们看到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符合其城市个性的交响乐团。
展现城市性格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与香港中乐团联手演绎。经典之声翩跹60年,吕思清与海内外多支乐团合作过这首曲目,对他来说,不同乐团演绎的风格大相径庭,多数乐团忠于原作,改编则体现出乐团特色。今年6月他在何占豪作品音乐会上是与马晓晖及上海民族乐团演绎二胡与小提琴版的双重协奏曲,昨晚是吴大江编曲的纯民乐配器版本。
在吕思清看来,乐团风格除了有艺术总监的影响,也与城市定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比如上海交响乐团演绎的音乐就很细腻,情感表达很丰富,北京的乐团就更粗犷宏伟,南欧的乐团和音乐家比较热情浪漫,德奥则趋于严谨,赋予音乐更多的哲理。他说:“不同的环境会呈现不同的音乐表现,我认为香港中乐团从曲目的选择到乐季的安排以及艺术家的邀约,会更体现国际化的视野,而上海民乐团更有中国传统民乐的韵味和江南的风情。”
打造城市名片
每一座具备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城市都至少有一支乐团,它们作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也在塑造着城市的形象。我国曾长期只有几家国家级交响乐团和少数几个一线城市的交响乐团,近年来由城市创办进而以所在城市命名的城市交响乐团纷纷涌现,据中国交响乐联盟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经拥有78支职业交响乐团,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城市交响乐团。它们分布广泛,已成为我国交响音乐事业中一支成长迅速、担当重任的新兴生力军,并成为所在城市的亮丽文化名片。
在日前举办的中外著名城市交响乐团“长沙峰会”演出中,长沙交响乐团不仅演奏了《红旗颂》《梁祝》等作品,还带来了由湖南作曲家刘振球创作的《长岛人歌》,其鲜明的湖湘特色让现场观众眼前一亮。挖掘更多本地作曲家的优秀作品,成了城市交响乐团彰显个性的良方。
赠予市民礼物
乐团也是一份送给城市居民的礼物。“全城交响”是上海交响乐团在成立140周年之际,为反哺这座城市的养育而打造的公益项目。项目全年开放接受邀约,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可以向乐团发出邀约,让音乐来到自己身边。目前,“全城交响”已经在孤儿院、肿瘤医院、复旦大学、玻璃博物馆、惠立幼儿园、新生命之家等地奏响。
为了让这些很少有机会接触交响乐的观众听懂、爱上交响乐,演出选择了通俗易懂的曲目,并且配有导赏。例如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兰顿为了推广交响乐所作的《简单交响曲》,日前就在植物园绿地上为一群老年观众打开了交响乐的大门。成功向上交发出邀约的项守南是一名失独老人,他的女儿23岁患骨癌离世,这变故也让他的人生一度失去了希望。“这对父母来说,是人生最大的打击,很多人都因此一蹶不振,从此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项守南说,“我们应当与社会联系,打起精神继续迎接未来的生活。”这也是他邀约“全城交响”的初衷:“我想,艺术就具有这样的力量,让人重新燃起希望。”
本报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