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
2019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这所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迎来了她的90华诞。今天上午,复旦新闻传播教育90周年主题活动在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隆重举行。
据悉,1929年复旦开启现代新闻教育之先河,至今已薪继火传90载,从未间断过办学。在90年的光辉历程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先后为国家培养新闻传播人才12000多名,此次活动就吸引1000多名校友重回母校。
作为主题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天下午,在新闻学院新媒体实验中心的一楼大厅,还举行了王中铜像揭幕仪式,近50位校友出席活动。
与此同时,在同一栋大楼的三层,筹备近一年的新闻学院文献展揭幕,近100名国内外一流新闻学院院长、嘉宾莅临现场。展览展出多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老教授手稿原稿、新闻学子手绘报纸,不少校友看到当年自己和同学的作品、照片十分感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留声”录音室,给参观校友提供留下珍贵口述史的空间。
当天下午,2019年“转型与创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共同体构建”国际交流活动在复宣酒店召开,近百位海内外知名新闻院系院长、学科负责人出席。交流活动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签署了双硕士项目协议,共同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视野和能力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90年来,新闻学院领风气之先,创造多个“第一”:老系主任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创办了中国第一座高校“新闻馆”。第一个引入了公共关系学科,发表了第一篇传播学研究论文,出版了第一本传播学专著,主编了第一套完整的新闻学教材,创建了国内第一家新闻学院,在国内第一家开设传播学全套课程,建立了国内首个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第一家实践部校共建机制……
近年来,新闻学院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打造系列“金课”、狠抓专业实践;围绕“三全育人”,狠抓师德师风、院风学风建设,成为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其“课程思政”实践被《人民日报》报道;复旦大学上海新媒体实验中心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实验场景;新近获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承担了全国新闻学科新时代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建设的重任;筹备成立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高标准、大平台、跨业态打造新闻传播教学科研的创新“特区”,为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为全国新闻传播教育树立标杆。本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