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峰
“兄弟,进博会的票有吗?”
前几天,老友打来电话。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和去年几乎是同样的开场白。我告诉他,不看新闻是要吃亏的,今年进博会国家展将延展8天,普通市民都可以预约免费参观,但现在还来不来得及,要看运气了。
老友在一家企业承包餐馆当老板。可能是职业使然,解放了吃的天性,对美食特别感兴趣。去年问票,我告诉他进博会压根没门票,网上卖的都是假的,还把警方抓假票贩子的新闻转了给他看。谁知道最后两天社会观众日还真有票,结果被一阵奚落,不得不带了点贵得惊人的西班牙伊比利亚橡果火腿给他尝鲜,以作补偿。
老友对进博会心心念念,只因他坚信:里面有好东西,而且是外面买不到的。这一点,我原本不以为然,但去年进博会改变了我的想法。
此前可能很多人也有疑虑,中国这么多年高速发展,中国人游遍全球,还有什么是买不到的吗?一定要开一个进口博览会买买买?还有人担心,国际上贸易摩擦这么激烈,进博会“含金量”到底怎样?人家会把最好的东西带来吗?
等到进博会真正拉开帷幕,才发现担心是多余的,而且不得不说一句:真香。
还是以吃为例。之前提到的火腿,进馆听了介绍,才知道其原料伊比利亚黑猪每天要吃8公斤橡树子,才能产出这种西班牙最高品质的火腿。忍不住试了一下,那种薄如蝉翼、纹路像天然大理石的红白肉片,闻起来有淡淡香味,拿来生吃,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吃完回头想多买点,一问居然卖光了!不光我惊讶,展商更惊讶。500公斤,原本是计划展会后在国内半年的销量,没想到进博会还没闭幕就已卖空,他们不得不从西班牙紧急备货空运。
除了火腿,还有蓝鳍金枪鱼,这种金枪鱼刺身中的王者,从西班牙地中海海域捕捞上岸后,打“飞的”到广州,然后被转运至上海虹桥机场,1万公里旅程,耗时仅仅90个小时,新鲜度不减!
去年逛了好几天食品和农产品展馆,最大的领悟是好吃的试吃都要排长队。有次看到一个试吃冰淇淋的展台没有排队很好奇,一问才知是排队太长被安保方要求暂停了!
今年,本报开了一个新媒体栏目很有意思,名叫《展品去哪了》。看了才知道,原来首届进博会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比如,全世界最小的心脏起搏器,在我国多家医院临床试验,效果良好,今年6月已获批在我国上市;马来西亚的猫山王榴莲,曾是美食馆的人气“网红”,如今已经入驻国内超市;日本的智能马桶,可以通过指纹采集和尿液检测,实时监控用户的各项健康数据,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等34个城市的线下门店展示销售……
最值得一提的,是曾吸引众多上海人“轧闹猛”的美国超市Cost鄄co,也是去年11月6日首届进博会开幕第二天完成签约,正式宣布进驻中国大陆的。仅仅10个月,Costco完成了卖场的建设与布置,开门迎客,火爆申城。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曾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点,在进博会中你会有深刻体会。中国举办全世界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其中当然蕴含深意。这是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昭示,是中国愿与世界共享市场的坦诚,是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实际举措……但我想,归根到底,这是人类在分享文明成果,追求品质生活,共享美好未来。
对美好的向往,其实是人之天性。这正是中国进博会得民心的地方。唐人有句诗流传千古:葡萄美酒夜光杯。葡萄传自欧洲,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才得以传入中国。当葡萄酿成美酒,斟满中国酒泉的特产夜光杯,成为诗人吟咏的美好意象时,你会发现,如果没有东西方的交流,这种天各一方的美好,永远不会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