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暾炜
寓所在七宝,偏于市区一角,不像市中心人群往来熙攘,车马喧嚣热闹。我平常交友虽不多,但往来既有白丁,谈笑也有鸿儒,不孤独,生活便利,不拥挤,也很清静而惬意,有时惬意到不想动。故此,平常到市中心很少,除非带师生演出或者自己去看演出。
我看演出不挑剔,高大上的上海大剧院、文化广场和东方艺术中心经常去,兰心大戏院、美琪大戏院、中国大戏院、ET聚场和白玉兰剧场也常去,特别是正修缮的天蟾逸夫舞台以前去的最多,我甚至是露天的演唱会也会去看看,像上海黄浦区的草坪音乐广场之类。我看的剧目曲目,古今中外,有中国戏曲,民族舞蹈,有西方音乐剧,交响乐,各式各样,林林总总。有些演出是朋友请去看的,有些演出自己购票去看。我真不知道朋友为什么还请我去看演出,我看演出实际是够多的,多到像日常工作而不是艺术爱好,但别人请了又不好推却,故此看了很多南来北往到上海打码头或者歇歇脚的演出,当然,更多的还是想到上海扬名立万,获得认同和推广的演出。
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总体数量较多,往往五大洲的艺术作品都有,琳琅满目。艺术家是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总想通过艺术展示表达自己的想法,至于观众感受到什么,有些艺术家也不太关注,演过就好,看不懂是观众的水平问题。过节总是热闹的,上海经常有这样大大小小的艺术节日和活动,故此总是热闹,很多时候外地的朋友也常来凑热闹,于是,热闹的上海更热闹了。
我喜欢带内地来的朋友到大剧院去看演出,该剧院位于上海中心城区,逛街看戏都不耽误,且剧场外观大气而有特色,在这样的剧场看一场大型的演出,我想对他们来说会有点触动,自己也能赚点面子。至于国外回来的朋友和国际友人,我喜欢带他们
去文化广场看音乐剧,或者带他们到交响乐团去听音乐,当然,文化广场与交响乐团也不是都演出西方的剧目和曲目,我曾经就制作了一出音乐剧在文化广场演出,中国的演员唱中文歌曲跳中国的舞蹈反映中国革命,这个戏打磨不够,但观众还挺认可,近两千人的剧场居然也坐满了。上海演出市场还真好,我有时一个晚上会接到几场演出的邀约,这时就要凭着自己的喜好或者约请人的亲疏远近来抉择。
我不但经常受邀去看演出,往往也经常邀请朋友去看演出,一般特别喜欢艺术的朋友会很高兴受邀,但也有伪装的艺术爱好者,他们会表达出要看演出的强烈愿望,但你真正请他时,他往往又没空,因为他忙着喝茶和吃饭,或者说好答应来,演出时又忘记的也不少。有时,这些伪装的艺术爱好者也会来,但往往会迟到,我认为看戏迟到是很不礼貌的事情,一般碰到这样的艺术爱好者,我下次就不会约请了。上海人多,每天有一部分人进剧场,剧场就满座了,演员也就有成就感了,至于投资人,也能够有收益,并坚持在文艺市场中投入,这样的良性循环很重要,当然,城市的人口数量也很重要。
明日介绍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在上戏举办的“青年艺术创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