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代表团在围棋项目拿到4枚金牌
第四届全国智力运动会昨天在浙江衢州落幕,上海代表团在最后一个比赛日发挥出色,连夺5枚金牌,最终以12金9银6铜总计27枚奖牌的成绩,蝉联智运会金牌数、奖牌数第一,实现在全国智运会上的“四连霸”。在兄弟省市普遍加大投入、全力参赛的背景下,上海代表团能够获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充分展示了上海智力运动的强劲实力和良好基础,为上海建设智慧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备战充分
围棋金牌一变四
为什么上海代表团能在本届智运会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首先是备战充分。第三届全国智运会结束后,上海就着手后备力量培养。上届围棋仅靠老将芮乃伟九段夺得一枚金牌,这四年来上海通过各种渠道抓后备人才,在甲级联赛中放手让年轻队员挑大梁,激励更多有天赋的优秀苗子选择职业围棋道路,并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最终围棋在职业女子个人快棋、大学生个人、混合双人和全民团体上拿到4枚金牌。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智运会6个大项,上海队均收获少年或青年项目的金银牌。
其次是依托雄厚的棋牌智力运动基础全面参赛。本届智运会上海共派出126名运动员参加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五子棋和国际跳棋6个大项、57个小项的全部争夺。最终,6个大项均有金牌斩获,除了围棋的4枚金牌,还有象棋1枚、国际象棋1枚、桥牌1枚、五子棋2枚、国际跳棋3枚。其中,国际跳棋64格女子个人刘沛是四届智运会均夺冠;国际象棋男子团体、桥牌女子团体均蝉联三届智运会冠军。证明上海智力运动始终遵循全面发展、从不偏科的原则。
体教结合
学生选手安心赛
上海的另一大优势是体教结合。这次出征智运会的队伍中,一半是大中小学学生,在市教委的支持下,各学校给予参赛的学生运动员全力支撑,确保运动员学习与训练参赛两不误。徐汇区西南位育中学的康哲铭和张欣怡代表上海队获得五子棋混合少年团体冠军,学校为此给小棋手们定制了个性化的课程,节省时间又确保教学重点难点;由于参赛时间恰逢期中考试,学校又在考试上给予一定特殊的政策,确保他们在外安心比赛。上海棋院则配备优秀的教练员团队,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运动员科学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有效提高竞技水平。这里特别要提到上海财经大学一直支持上海智力运动的发展。本届智运会,财大体育教学部直属党支部书记杜富华全程督战,财大学子分别摘得围棋大学生男子个人、象棋大学生混合团体的冠军,以及国际象棋大学生混合团体亚军。
作风过硬
拼搏精神没有丢
运动员团结、拼搏的精神也体现在各个赛场。国际象棋男子团体快棋决赛战至“突然死亡”的快棋加赛,主将倪华顶住压力为上海代表团拼下首金;过去三届智运会,桥牌向来是上海队的金牌大户,但在连连受挫后,女子团体在王文霏等世界冠军的带领下从未放弃,连连上演逆转好戏,最终守住这枚金牌。不光是老运动员,年轻人也继承了这种宝贵的品格。上海棋院副院长刘世振透露,15岁的唐嘉雯之前多下慢棋,为备战智运训练期间每天至少要下30盘快棋,女子快棋决赛战胜了世界冠军、国内女子围棋第一人於之莹,进步神速。
最后也是同样关键的,上海代表团团部及时研判赛况,收集信息、分析形势、研究对策,确保运动员、教练员以最佳状态应战。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总结:“我们这一届智运会取得的团体金牌多、奖牌多,就得益于团队的力量。整个代表团都是如此,积极、团结,共同努力,包括后勤保障系统,让运动员安心比赛,顺利比赛。”
特派记者 金雷(本报衢州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