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招聘会场场爆满 集聚效应显著 临港头号工程“三级跳” 公务员“能进能出”强化技能人才引进 临港新片区发布人才政策“大礼包”
第4/5版:要闻/临港观潮 2019-11-20

招聘会场场爆满 集聚效应显著

此前,临港新片区已推出多项政策支持人才发展,记者近日从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处和临港人才服务中心了解到,自新片区揭牌以来,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才“看上临港、迷上临港”。

“临港”成引智名牌

9月16日至10月30日,“大城众创·相约临港”2019年秋季临港新片区跨省校园招聘会在南京、武汉、北京等地相继举行。据统计,南京、武汉专场参与学生近千人,线上线下累计收到简历超过万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04人,当场决定聘用关系10人;北京专场参与学生约700人,线上线下累计收到简历3042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14人。其中,清华、北大学子投递简历共计682份。

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处杨武告诉记者,建设初期,落户临港的企业求贤若渴,但人才招聘非常困难,为此新片区管委会联手临港海洋高新走出上海,广纳贤才。自2017年以来,临港就启动跨省校园招聘会,“新片区正式揭牌后,根据总体方案规划,我们又把范围精准到符合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的用人单位的核心人才,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

杨武告诉记者,自新片区揭牌以来,发布的多项优惠政策产生集聚效应,接连举办的多场跨省校园招聘会场场爆满。“今年的招聘效果特别好,北大专场招聘会现场360多个座位全都坐满了。”据杨武介绍,清华大学专场招聘会现场签约两名博士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场签约四名硕士生。

搞清“引多少、要哪些”

临港新片区人才服务中心位于临港软件园主楼,设有24个服务窗口,可受理就业促进、人才交流、社保等引才政策;同时负责新片区管委会育才、用才等各项政策的受理和初审工作。

“新片区挂牌成立后,关于人才政策的电话咨询量、访客量显著增加,主要集中咨询新片区落户、居转户、境外高层次人才个税等政策。近期,人才政策申报在线受理情况也明显增加。”据介绍,仅10月份,这里共受理449份人才租房补贴、318份人才公寓、68份大学生实习补贴等申请材料,较之新片区揭牌前单月受理量增加了一倍。截至目前,已办结44名特斯拉公司员工、229名上海汽车公司员工、201名中航商发公司员工、498名海昌极地公司员工的人才租房补贴、人才公寓等政策材料。

今天,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最新的人才政策及购房定向微调等政策,拟设立“居转户”“购房资质认定”受理窗口。

“根据规划,到2035年,临港新片区生产总值要实现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对照这个目标,还需要引进多少人才?需要哪些类型的人才?人才结构如何构建?这是亟需研究的问题。”杨武表示,下一步管委会将推动各项人才政策的尽快实施,同时启动2.0版人才政策的制定,利用好大数据平台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制作出符合临港新片区发展所需人才的精准画像,以解决企业的招聘诉求,推动临港新片区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

本报驻临港记者 杨欢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