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帮我拿个杯子来。”医生张红说完,对着一根导管吸了起来,导管的另一头连着的是一位躺在飞机客舱地板上的七旬老人,张红吸出的正是老人膀胱中的尿液。这是发生在11月19日从广州飞往纽约的南航CZ399航班上的感人故事。
今天上午,记者辗转联系上正在纽约参加学术会议的张红。回忆起当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张红说:“当时情况紧急,一时也想不到其他更好的方法,看到疼痛难忍的老人,只想尽快帮他引出膀胱内积存的尿液,只能说是天职所在吧!”
11月19日,从广州出发的南航CZ399航班离目的地纽约还有6个小时的时候,一位老年旅客向乘务组求助,说她老伴无法排尿。乘务组立刻通过客舱广播寻找医生。
听到广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医生张红与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医生肖占祥上前。已在大洋彼岸的肖医生今天上午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回忆:“当时我们看到这个病人时,他已经满头大汗,不断‘哀嚎’,我摸了一下他的肚子,非常鼓胀,可以判断是急性尿潴留,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出现严重的膀胱并发症,比如膀胱破裂,甚至全身休克。”
当时医生诊断后认为:老人膀胱大致存有1000毫升尿液。征得家属同意后,两名医生用机上急救设备尝试穿刺排尿。肖医生用机上的设备自制了穿刺引流装置,但针头只有5毫升,和平时用的50毫升穿刺引流针头相比,引流力量相差不少。
“当时穿刺后,尿液流得非常慢,我用手顶着膀胱,增加膀胱的压力,成效也不大。”肖医生说,“就在这时候,张红医生毫不犹豫地把导管放进嘴里,一口一口地把尿液吸出来;我调整针头的深浅和角度,两人配合,终于顺利地帮助老人排出了尿液。”整整37分钟,张医生不间断为旅客吸出尿液,吐到杯中。老人排出700-800毫升尿液后,病情得到缓解。两位医生再次检查后告诉家属:“还好发现得及时,病情已无大碍。下机后还要去医院再做检查。”此时,距航班落地还有5小时。
谈及张医生的行为,肖医生说:“我说实话,我对张医生真的是非常非常敬佩,遇到类似的情况,并不是每个医生都会这么做的,而张医生做到了!”本报记者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