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根据车身高度变形的智能立体车库本报记者陈梦泽摄
本报讯(记者 张钰芸)爬墙机器人代替“蜘蛛人”,“上天”检查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是否有安全隐患;停车机器人走入“地下”,车主使用手机App就能让它在地下车库自动泊车。作为“世界城市日”年度主题活动之一,今天上午,2019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以下简称“上海城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智慧城市”成为关键词。
人工智能如何打造城市建筑幕墙的公共安全体系?上海建材集团玻机云幕墙团队在展会现场展示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后的成效。“经过7万条数据、1万个案例的深度累积和30个风险因子分析,我们研发出了建筑幕墙风险算法模型,并结合数字化预警系统把楼宇风险信息推送给管控人员,进行智能化核查。”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过去要检查建筑幕墙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全靠“蜘蛛人”攀高爬低人工检查,存在安全风险。而云幕墙则能根据使用年限、安全信息等内容,自动算出哪些幕墙存在安全隐患,并发出安全预警。然后挂载云台和高灵敏度热成像相机的无人机进行巡查,担负清洗任务的爬墙机器人身上则能加装微距摄像头来做好复查,确认无误后更换上新玻璃。目前,国家会展中心和陆家嘴“三件套”等均已纳入该体系加强安全管理。
“上天”有了机器人,“入地”也少不了智慧手段。一款自动泊车机器人就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滚筒式的造型让它有360°的全方位运动能力,可以直接装载和存放车辆。工作人员表示,它的平均停车、取车时间为120秒,高精度的激光导引技术能让其定位精准度误差少于5毫米,行驶速度最高1.5米/秒。车主只要通过手机App或者微信平台点击停车,机器人就会把车停到车库里,取车也很简单,同样是用手机操作完成。
5G技术也亮相上海城博会,为城市管理赋能。戴着AR眼镜在小区内巡逻,保安见到的每一个人都能和信息库中的业主照片比对,轻松发现陌生面孔,防患于未然;扫手机App上的二维码打开智能垃圾房,完成投递后获得积分,管理人员则能实时监管投递行为和垃圾房动态,即时解决异常情况。“5G技术低延误、高带宽、广链接,在1公里内可以连接100万个物联网设备。”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将有更多社区“智慧”起来,助力城市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