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有观众坐着轮椅来看戏 巴金朋友圈是一部鲜活文学史
第13版:文体新闻 2019-11-26
115周年诞辰,他与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等往来信札亮相

巴金朋友圈是一部鲜活文学史

雕塑家李象群(左)与巴金女儿李小林为铜像揭幕

鲁迅写给巴金的信

巴金与冰心通信 图 新华社

“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信札展”昨天巡展到徐汇艺术馆,当天正是巴金115周年诞辰。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说:“这些天来,这个展览温暖着我们,当巴金写下那一封一封信札时,他是写给远方的朋友,但隔着长长短短的时间,我们大家也都是收信的人,从那些擦亮心灵的信里,我们读出了深情厚谊,读出了风骨和思念。”

巴金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通过带有巴老与他的朋友们的遗泽、闪烁着精神之光的一份份手札,来追忆并未远离的文学大师们,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昨天下午,巴金先生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在巴金故居举行。

无所不谈 真诚温暖

此次展览上,展出巴金与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叶圣陶、冰心、沈从文等四十余位友人及其家属的往来手札,这些友人、作家均在上海工作或生活过,也可谓是上海现代文学圈的一次感性的亮相。从最早的1936年2月4日鲁迅致巴金书信起,展出手札时间跨度近六十年。手札涉及的内容,既有创作编译、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方方面面,又涉及大量的日常生活。相比其作品,挚友之间的手札往往更直接地表达了作家们的思想和情感。

这些良师益友之间,无所不谈,真诚温暖:

鲁迅先生细细指导《死魂灵一百图》校样的修改方式:“巴金先生:校样已看迄,其中改动之处还不少,改正后请再给我看一看。”

茅盾先生表达久别的问候:“久不通信,但知近况佳胜,精神焕发,甚佩甚慰。”

老舍先生留下便条:“巴金兄,明天中午在全聚德请您吃烤鸭。”

冰心大姐耐心开导:“巴金老弟:……你已经闯出来了,为什么还总是忧郁?我想这也与萧珊早逝有关,人最怕的是孤独,我以为你应该多接近年轻人,我和你的身世不同,从小就在融乐的家庭空气之中,就学时也一帆风顺,老了仍有许多年轻朋友。……愿你快乐!”

沈从文先生夫妇珍惜巴老赠的书:“过去一些熟人朋友看到我家有您前面那四本(《随想录》),多来借阅。借是借出了,我心里总犯嘀咕,怕收不回,因为上面有您亲笔题字。”张兆和女士更是坦诚地表露对于友情的珍视:“您在病中寄来的信和剪报,令我们深深感动,从文看后哭了。我们万分珍重你的友情,常望你保重,今年能够见面。”

曹禺先生真诚地致谢:“我想起半个多世纪以来,你对我极深的帮助、友谊。你介绍我入了文艺界,你不断给我似火的热情,我有许多缺点,你总是真诚地指出来。回想许多事,我能有你这样兄长似的朋友,我是幸福的。”……

作家方令孺给巴金的信上,背景中淡淡地勾勒着一位抚须的白发老者,作家、画家凌叔华的信纸上则点缀着莲花与梅影,信笺的雅致意味着文人交往之间的郑重。

璀璨星辰 和谐温馨

展览中,现代文坛宿将新秀济济一堂,交流家长里短生活琐事,讨论他们共同倾心的文学事业。这些令人遥不可及的璀璨星辰之间,相处起来是如此和谐温馨。纸短情长,或急或缓的笔迹间倾诉着彼此深长的想念。封封信件更是文化的绵延,将中国文人交往的传统生生不息地实践在笔端。

“巴金先生一生重视友情,爱护朋友,也得到朋友们的爱戴。从他们之间不同时期的通信中,能够看出朋友之间肝胆相照相濡以沫的情谊,能够看到他们意气风发的年月,一言一行总关情,在冷漠的岁月里,友情温暖了人生,照亮了生命。纸短情长,岁月流逝,它们又是历史的记录,珍贵的文献,让我们窥见历史的背影。”策展人、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说。

铜像揭幕 展品丰富

本次展览的各种设计元素都以书信为主题:邀请函上的字出自广东学者戴新伟之手,邀请函的信封上的地址“武康路113号”是巴金先生的手迹,仿佛由巴老亲自发出的邀请,木质的邀请函背面印制作家们的书信手迹,极具收藏价值。

上海站巡展独有之处还在于,主办方在上海文学发展基金收藏的文人字画中,选择了冰心、张光年、陈从周、冯牧等人的书画进行展出,这是这批藏品首次向公众展示。

当天,立于巴金故居前院巴金铜像揭幕,像高2.23米,直立面向主楼,铜像由中国当代艺术家、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打造。巴金先生含笑背手,踱步沉思,于院中,望着往来人。

本报记者 徐翌晟

记者手记

笔尖下的文学之城

经过了北京、大连站,巡展到这座巴金先生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城市,他有那么多的知己,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徐汇艺术馆在进门处设置了互动留言墙,参观至此,可以执笔写下感言,重温手写时代的思绪与笔画齐飞。留言墙旁边是巴金先生与妻子来往书信的片段,边读边回味,唤起更多的灵感和回忆。

当那些灯下握笔说衷肠的时光,那些翘首盼望鸿雁飞来的日子,都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而这些久违的一笔一画间或辗转或淋漓之意,又把曾经的风华带回到我们面前。

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所说,“人们有很多理由热爱这座城市,但对很多人来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理由是:这是鲁迅的城市,是巴金的城市,是文学艺术的城市。”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