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短诗一束 清欢 俊美的慕士塔格峰 米饭之道 记忆的温度 叶家山顶
第19版:夜光杯 2019-11-26

叶家山顶

陆春祥

叶家山顶是一个自然村,也是一座山的山顶,山顶住着大部分的叶姓人。

2019年10月19日夜晚,夏履镇双叶村礼堂,寒气挡不住村民看戏的热情,我们裹紧衣服,看完六则绍兴戏,镇委朱国庆书记和我说,从这里山脚上叶家山顶民宿,二十分钟就到了,你们去感受一下山里的宁静。双叶村委叶家孝,手里捏着电筒,带着我和江子、蒋蓝、小仲一起,开始往山上走。

夜色深深,灯光昏暗,一抬头,石阶路似乎一直向天上铺去,这路好陡呀,两边都是粗大的竹子,一米外都看不清楚,不会有狼窜出来吧,大家一边喘气,一边玩笑,叶村委宽我们的心,没有狼,野猪倒不少,就这一段是陡坡,上去就好了。幸好,还有路灯,寂静的夜晚,几个人聊着天走着山路,实在难得。

微汗赶走了刚刚看戏时的凉意,带着好奇,我们摸进了村。到了村最上头的住宿点——小叶师傅民宿。主人家的狗,以十二分的热情迎接我们,它跑到蒋蓝的脚下,不断摇着头摆着尾,蒋蓝说,他家养狗,狗喜欢养狗的人,我觉得甚有道理,动物有时比人还要精明。

跑了一天,有些累了,大家各自上楼休息。我一想上山来的目的,又转身下楼,找小叶师傅聊天。我是冲着叶家山顶的叶姓后人来的,他们是我写过的宋代著名笔记作家叶梦得的后人。

夜更静,小狗注意力很集中地趴在主人的脚边,我和小叶师傅细聊。

叶家山顶村,这时,我才知道全名,我一直以为是叶家山村,没想到还有一个“顶”字。果然是顶了,这里海拔接近五百米,是绍兴、诸暨、萧山三县市区的交界处,四周高,中间低,低的地方就是村庄。让人惊奇的是,虽处高山,这里却水源充足,难怪,我们进村,看到路边一个个的水塘。据资料,这里原来还大量造纸——鹿鸣纸,有诗意吧,源出《诗经》里头的“呦呦鹿鸣”,那成片的毛竹就是上好的原料。小叶说,以前,这里也叫“龙山”,传说“古越龙山”就始于此,春秋时代,越王勾践曾驻军于此。现在山上还有个茅蓬庵基,就是越王的兵营和练兵场。

你知道你的祖先叶梦得吗?知道一点点,小叶憨厚而老实,实话实说。这村有150多户村民,基本姓叶,小叶师傅全名叫叶重凯,1976年生,有两个孩子,女儿已经读大学,本省的湖州师范学院,儿子十三岁,在山下的夏履镇读书。小叶说,据他们家谱记载,南宋年间,他们的始祖叶基,率家族从天台隐居于此,按照辈分排,他是叶基的第二十六世孙。叶基探花出身,曾任南颖太守,因战乱不止,年老体弱,故辞官来山阴龙山隐居,从此,龙山就叫叶村,山顶,指的是全村。我看过资料,叶基是叶梦得的第五世孙,如此算起来,叶重凯就是叶梦得的第三十一世孙了。而带我们上山的叶村委,则比他长两辈。

我们一起沉浸在小叶的回忆里。小时候,他在叶家山顶村读小学,村中有完小,一至六年级的复式班,五十多个学生,四位老师,初中,他去了山下的镇中学,高中毕业于钱清中学。现在,他在夏履无纺布上海办事处工作,双休日回家。说起眼前这个民宿,小叶说,这是旧房子改造而成的,装修花了不少钱,主要是材料贵,所有东西都要从山下运上来,你们进村,闻到驴子尿的气味吧,我们村运东西,上下全靠驴子,沙子要三毛钱一斤。民宿现有六个房间,生意还不错,客源大多来自网上,装修虽然不豪华,但客人喜欢山野的清静,平时他也不怎么管理,都是客人自助。

我和小叶说了叶梦得的笔记《石林燕语》,说了叶梦得的词学成就,还说了叶梦得和苏东坡后人的关系,小叶只是笑笑点点头,表示出来的只有敬佩和崇拜,他说,要让孩子们像先辈一样好好读书。

连续几夜都是半夜醒来,这一夜,在叶家山顶,我一觉睡到六点。

第二日上午,朋友们从山下上来汇合时,我们已经在叶村委的带领下,从叶家山顶的最高峰下来了,在山顶茶丛中,我们看到了绍兴的香炉峰,看到了钱塘江,清晨的微风,和煦的太阳,一时心旷神怡。

叶家山顶自然还有很多地方可去,平和寺,百步寺,茅蓬庵,它们都在诉说着深厚的历史;骑马石,猪头石,元宝石,鸡笼石,官来坑,仙人洞,每一块奇石和古迹都有着让人心动的神话传说。

在叶家祠堂喝了高山茶,叶村委带我们去看一位99岁的老太太,老太太神清气爽,看着我们,很热情:嬉客(绍兴土话客人)来了,坐,喝水。我们给她照相,脸上略有几粒老年斑、皱纹却不多的老太太笑得像院子里的秋菊花一样灿烂:我活得太久了!

我们笑过之后,若有所思,在这叶家山顶,大地和天空如此真实,心胸宽阔而洁静无瑕,老太太的心更安祥,老太太就是一面人生的镜子呀。

回杭后,小叶师傅要求我给他的民宿写一幅字,我写了“半隐”两个大字送他,小字为“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是的,这一夜的叶家山顶,千山不响,一叶动闻,村庄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极度真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