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不留遗憾 强调奉献  注重团队  狠抓训练
第13版:文体汇/人物 2019-11-30

强调奉献 注重团队 狠抓训练

——独家专访中国男排主帅沈富麟

2019年11月,沈富麟(左,陶邢莹 摄),1994年3月,沈富麟(下,图新华社)指导中国男排队员训练,其间相隔25年

2019年11月,沈富麟(左,陶邢莹 摄),1994年3月,沈富麟(下,图新华社)指导中国男排队员训练,其间相隔25年

沈富麟为本报读者题辞

东方绿舟训练基地,迎来了沈富麟执教的新一期中国男排。每天和队员同吃同住,每天6个多小时的训练始终站着。沈富麟的执教风格,从未变过。

为祖国奉献一生是他的信念,坚持大运动量训练是核心内容,重塑精气神是团队第一要义……

“有人问我,接手国家队是否‘晚节不保’?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未免太过狭隘。外界的一切言论对我来说,都只是一扫而过。我没什么豪言壮语,50年来,就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天,尽自己努力,不留遗憾。”

我们这一代人受的教育,就是祖国需要你,就要义不容辞。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

2009年,沈富麟在全运会前复出,重掌状态并不稳定的上海男排。当时,沈富麟召开家庭会议,妻子和儿子都投了反对票,但其实,他早就做好了决定,这段话家人至今记忆犹新:“这批队员就像我的儿子,我不想让他们的排球生涯留有遗憾。”

十年后,沈富麟再次召开家庭会议,面对的是中国男排帅位,这次,家人依然为他担心。“他们担心我的身体。”沈富麟告诉记者,“但他们知道,我视排球为终身事业,对工作义无反顾。所以一旦我决定了,他们也都很支持我。”

50年来,妻子杨申申早就习惯了沈富麟的生活作息。她说:“排球就是他的命根子。”在退休前的最后三个月里,沈富麟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和队员在基地里封闭集训。甚至回到上海东方绿舟,他也是“过家门而不入”。

此前中国男排聘请的外教,住在训练馆外的公寓里,而沈富麟依然坚持他的“老思路”。于是,在食堂宿舍里,甚至走向训练场的路上,你都会看到他和队员们边走边谈。与球队共命运,与队员共奋斗,沈富麟的执教理念,从未变过。

教练意味着要把握好教和练的关系。我必须融入进去,不能脱离团队。

新集结的中国男排,沈富麟任命北京队的江川担任队长。为什么是他?

“江川在中国男排的位置有目共睹,他是核心球员。让他当队长,我是想让他明白,不光自己要做好,还要将全队带动起来。”

崔建军时隔3年,为什么以34岁“高龄”再次入选国家队?

“大家都说要组建最强男排,而在我看来,要组建最合适的团队。这个组合必须以团队为前提,有着极好的凝聚力。”球队构成必须有老中青三代人,这是沈富麟的建队思想。沈富麟说:“崔建军这些年一直保持训练,身体条件依然不错,他的稳定发挥是团队比赛的关键。”

正如沈富麟所言,“50年来,我从未离开过排球。”每年联赛,他必定到场;每次决赛,他必定随队(上海队)。任命江川当队长,召回崔建军,之所以能火速建队,沈富麟对于中国男排的全局,一直了然于胸。“对我们来说,稳定发挥是关键之一。说实话,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能有飞速提高,可能性不大。但如何组合球队、凝聚球队、稳定球队,是我们教练团队必须考虑的问题。”此前的中国男排,不仅在国际赛场屡屡折戟,还曝出了运动员和外教之间不合的新闻。而沈富麟一接任,强调的首要理念就是:作为团队运动,中国男排拒绝内耗。

中国男排很差吗?沈富麟摇摇头,“我相信队员们都是不错的,他们都想打好球、取得好成绩。但我作为教练,必须引导好他们。”言谈中,沈富麟透露了一则细节。大概两年前,有一次观摩国家联赛,他不禁感慨:“这批苗子真不错,要是我来带,那有多好啊。”那般壮志未酬的情怀,从他的言语中流露出来。临危受命也好,烫手山芋也好,当橄榄枝终于向沈富麟抛来,他义不容辞。

我们这代人就是这么过来的。竞技体育的根本,就是一个字——练。

还记得1997年,沈富麟执教上海男排,提起训练,现任上海男排助教的吕宁馨至今记得,“最狠的一次,足足练了7小时。”还有队员曾说,“在沈指导手下训练,做好被扒掉一层皮的准备。”

没想到,隔了这么多年,沈富麟的训练量,还是如此巨大。每天训练时间最少6小时,最长的一次达到7小时,仅仅是上午的身体训练,就练足了3个半小时。“队员疲惫感很强,不过看起来他们的反响都还不错。这样的坚持,才是我所需要的。”沈富麟肯定道。

的确,在训练房里,即便再苦再累,间歇时大家彼此开着玩笑。这样的训练气氛,显得颇为活泼。

“魔鬼训练”——沈富麟和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的手段,如出一辙。“我们就是那个年代过来的。历史证明,训练才是最核心的内容。”沈富麟说。男排世界杯上日本队取得好成绩,沈富麟感叹道,“他们也是练出来的,每天下午至少5小时。竞技体育和普通人运动不一样,就是要练,要吃得起苦。”

和队员一条心的沈富麟,在每天6个多小时的训练过程中,从不坐下来歇一会,他自始至终都站着,而在对练过程中,他仿佛和队员一样意气风发,上场喂球、接发球、捡球……眼前,一位身高2.14米的年轻人走过来,沈富麟指着说:“你看他身材条件多好,又这么年轻,但基本功还不够好。在地方队训练不系统,到了我这里就要抓紧提高了。”

有上海队员说,沈指导脾气好像没有以前那么狠了。但在其他球员看来,沈指导还是很严厉。对此,沈富麟笑笑:“性格是改不了的。我的确不像以前那样发火了,但该批评时还是会批评。作为教练,训练中必须‘严’字当头。”

在东方绿舟,沈富麟对各个训练馆熟门熟路。仅仅是一堂力量训练课,就转战了三间力量房。“作为团队运动,要让每个队员都用到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我们需要找寻不同训练手段。”沈富麟强调,别看有些器械老旧了,但还是有效。“新科技、新方法固然重要,但老的那一套训练模式不能丢弃。”本报记者 陶邢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