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冬天的脚步将银杏染成一片金黄,一年一度的“银杏之约”又如期而至。作为“演艺大世界”——2019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冬之乐”活动之一,今天上午,“银杏音乐会”在音乐厅南广场西侧银杏林举行。新老朋友在冬日暖阳中,听笛子、二胡、马头琴与古典吉他、大提琴共同演绎“柳梦梅的寻梦三生”,在耀眼的金黄下尽情感受申城街角的艺术美景。
追看“银杏音乐会”第三年的刘鑫伟最初并非为了“好音乐”,他是在网络上偶然看到了心仪的小姐姐发出一张以金黄银杏林为背景的美照,循着伊人的脚步而来。大学毕业后决定留在上海却又为现实压力所困的刘鑫伟,彼时正限于“要不要逃离北上广,回归家乡‘桃源生活’”的纠结中。正是听了那场在银杏下“金色贝多芬”的音乐会,给予他留下来的力量。刘鑫伟说:“很庆幸,当初没有放弃,现在才有了在上海的温暖小家。”
上海音乐厅门口的“银杏之约”始于6年前。在网红、流量或是IP概念还没有那么纯熟和普遍的2013年,上海音乐厅门口那片银杏林已然是炙手可热的打卡点。初冬凛冽的冷风里,有小姑娘穿着单薄的汉服来拗造型,也有带着专业拍摄团队来取经的准新人,还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见的大爷大妈将同学聚会约在这片银杏下,飞舞的彩巾和金黄的树叶交相辉映。
既然已是聚集人气的网红打卡点,为何不“借力打力”,就着这片金黄让人们走入音乐的世界?“银杏音乐会”的策划者之一、上海音乐厅艺术教育主任王左耘当机立断,在2013年推出了首场“银杏音乐会”。她至今记得:“那时是报着试水的心情,报名前来的虽只有70人,可现场反响效果奇佳,好多市民和路人纷纷被吸引,一场音乐会结束广场上起码站了数百人。”
除2018年因下雪取消,耕耘了6年的“银杏音乐会”已然成了很多人开启“冬之旅”的标配。据悉,今年这场音乐会的微信预约通道一开启,不到一小时200个坐席“一扫而空”,一天之内预约人数居然上千,眼见这数字还在不断攀升,王左耘和同事决定紧急关闭报名通道:“毕竟音乐厅门口这片空地面积有限,站着近千人也是很拥挤了,我们不敢再放了,怕到时候人数太多会有安全隐患,观赏体验也会打折扣。”
从西方古典乐经典如贝多芬作品,到中国传统民族器乐如古琴和箫,“银杏音乐会”每年都在尝试不同的音乐类型,让中西方的古典音乐就像这片银杏林般自然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今天上午,或坐或站于金黄下的人们,听到的是一场开放式的跨界情景音乐会——“柳梦梅的寻梦三生”,音乐会聚焦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人物“柳梦梅”,由他展开,给观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寻爱之旅。
台阶上,恒星乐团的青年演奏家们,用笛子、二胡、琵琶、马头琴融合了西方音乐三大乐器中的大提琴与古典吉他,与青年舞蹈演员(柳梦梅)展开跨界对话。独具一格的改编方式,加上打击乐强烈的节奏律动,让人们感受“中西对话”的碰撞和交融。有追看“银杏”整六季的市民感叹,每年都能在这样的诗意空间里,免费品尝“季节限定”的“招牌菜”:“这是阿拉上海人的福气,也是这座城市给予人们的特别福利。”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