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让音乐剧变得更触手可及 合拢的扇子大有看头
第8版:文体汇/动态 2019-12-08

让音乐剧变得更触手可及

看“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如何出人出作品

《生死签》剧照

《南唐后主》剧照

昨天,历经三个月的集中打磨和两周的紧张排练后,“2019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正式迎来“年终汇报”——《生死签》《对不起,我忘了》《南唐后主》三部从剧本朗读会中脱颖而出的原创音乐剧作品,在黄浦剧场小剧场以工作坊形式呈现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让梦想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生死签》年轻的演员们打头阵,唱响了音乐剧的未来。

三部作品风格各异

率先亮相的是《生死签》,故事讲述的是七位高中生相约郊游,来到大河中的一个孤岛,但意想不到的危险悄然而至——洪水即将淹没孤岛,一艘只够四人乘坐的小船是他们唯一的逃命工具,船主人孟泽手中的那把船钥匙已不是一把普通的钥匙,拥有它就拥有了绝对的控制权,谁走谁留?死亡步步逼近,生死抉择拷问着每一个年轻的灵魂……

做音乐剧光有理想肯定不够,还需要实实在在的努力。就拿这部《生死签》来说,比起剧本朗读会将“谜底”和盘托出,此次工作坊呈现则保持了剧目的悬疑感和不确定性,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带有超现实色彩的作品《对不起,我忘了》以其动情、动人的故事,触及泪点——那个你以为在心中“爱”了十年的人,也许并不是你最爱的人,学会与自己和解,才能开始迎接幸福。备受关注的《南唐后主》将笛子、琵琶、侗族大歌等传统乐器及民族音乐与极富现代感的电音、说唱相结合,在听觉上,再次突破历史作品的表达惯性,给现场带来十足的惊喜。

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去年12月,“演艺大世界—2019上海国际音乐剧节”在文化广场揭开序幕,其中的“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是耗时最长、跨度最大的板块,受到业内外的广泛关注。77部原创音乐剧投稿作品、近800名观众报名观摩7月的剧本朗读会,而此次孵化计划工作坊更吸引逾1700名观众报名。

提及制定孵化计划的“初心”,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表示:“文化广场经历了8年时间的成长,也希望对这个行业注入一些深层的动力”,而担当首届孵化计划的两位评审——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金复载、陶辛也纷纷表示:“比起作品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孵化机制和土壤的建立”。而孵化计划项目统筹,同时也担任孵化导师之一的王海笑也直言:“这次我们看上去孵化的是作品,其实也孵化了人。”

在结束2019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的工作坊之后,文化广场在12月3日举办的“演艺大世界——2020上海国际音乐剧节”发布会上也正式公布,2020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将于下周正式启动,这一年度性孵化项目,将继续推动原创力量的崛起和华语音乐剧的长足发展。

本报记者 吴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