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超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如前所述,曾子讲治国平天下,首先强调以君主为首的治国者要有德行,要爱护民众,取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接着,就是此段议论。
需对几个字词略加注解。“此”,连词,相当于就、那么,表前后因果关系。“外”是疏远义,“内”是亲近义。“争民”,争于民,与民相争;有人认为是相争的民众,似不妥。“悖”,谬误、荒谬。
这段文字用现代汉语表述,大致如下:所以,治国者先要慎重对待自己的道德问题。有德行就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就能保有土地,有土地就会生产财物,有财物就能满足邦国的用度。道德是治国根本,财物只是末节。如果轻视道德这个根本,重视财物这个末节,那么就会争民利,夺民财。所以,聚敛财物会使民众离心离德,分散财物会使民众同心同德。这正如说出荒谬悖理的话,也会听到别人荒谬悖理的回应;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走(亦包括自己用不正当的方式挥霍)。
对照开头所讲“絜矩之道”,这段议论更广泛,也更具体。治国者具备优秀品德和良善言行,然后才有人、有土、有财,最后归结到有用,落到实处。后面集中说德与财的关系,德是根本和主干,财是枝节和末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坚定地认为,治国必道德第一,且永远第一。其论可取,但亦有偏颇,即泛道德化倾向。经济、文化、军事等都很重要,不可或缺,也都有各自的规律,不能简单地以道德替代之。如果说德是根系和主干,财是枝节和末叶,那么谁都明白,两个部分如大树一样,是一个整体。尽管孔孟也重视经济和财富问题,尽管他们的目的在于警示治国者,但毕竟论述不够全面,这就难怪有人说他们“重义轻利”了。
治国者如果过度看重财物,一定会力图集中掌控。当时财物的大宗来源于土地,为“财聚”,必须增加赋税,搜刮民脂民膏。如此一来,民众必然怨声载道,离心离德。治国者的主观愿望是富国、强国,但采取了缺德的经济政策,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外强而中干。如此,失国不远矣。
曾子讲治国平天下,第一个重大问题是治国者要具备“絜矩之道”,要懂得“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第二个重大问题是治国者要明白“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要做到“财散则民聚”。
曾子主张“财散”,可以说是藏富于民的思想。两千多年前就有这样的思想,尽管只是初步的,也还是了不起。民富与国强是密切相关的两个课题,民富则国强,国强则民富,二者互为因果,应同等重视。历史上有国强而民穷的事例,都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