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了两颗“北斗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完成。万里之外,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也在关注着西昌,只有卫星上天了,才能把服务做到全球。
最近发布的《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中,提出“推进虹桥国际人工智能中心建设”。在虹桥,除了能上天的“北斗+智能信息”产业集群,还有大批智慧产业的头部企业入驻。
入驻六年 营收翻番
2010年,华测仪器随第26次南极科考队出征,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60℃低温下经受考验。随着研发深入,其测量仪器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上也能正常工作,这背后的研发团队是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华测导航成为首批入驻北斗西虹桥基地的企业,产值从入驻之初的2亿元增至去年的10.5亿元,今年仍将大幅增长。
围绕高精度卫星定位相关应用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华测导航的产品和服务已用于无人驾驶等多个领域。“像最新上市的车载移动测绘系统打入印度、俄罗斯、墨西哥等多个国家市场,只要把1秒钟能扫描100万个点的移动三维激光扫描仪架在车上,一路开过去,就能把沿途树木、路灯、建筑等信息记录下来。”公司总裁朴东国表示,去年华测导航出口总额达到1.8亿元,海外市场增幅每年都达到40%。
打造产业集群
在华测导航的背后,是孕育其成长的北斗西虹桥基地,其首席科学家郁文贤表示,北斗卫星导航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核心利益,既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大战略方向,也是服务民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信息系统。“我们是国内第一个正式运营服务的北斗产业园区,也是虹桥商务区孵化出来的专业化园区。”
为了给入园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园区建设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园区外与交大等高校深度产学研合作,同时联合长三角十余家企业成立长三角高可用高精度导航测试服务合作联盟,联合推动测试领域技术、人才和资源的共享与产学研合作。
如今,北斗西虹桥基地已成为上海北斗产业集聚中心和全国北斗产业园区的排头兵,支撑上海近三年导航产业高速发展。郁文贤说,未来三到五年,北斗西虹桥基地将形成“北斗+智能信息”产业集群,产值过百亿,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斗时空智能科创中心和产业集聚高地,在长三角一体化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提供政策支持
拥有“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优势的虹桥商务区,加速打造“大智慧”产业高地,除了西虹桥的北斗西虹桥基地,商务区核心区已形成阿里虹桥中心、德必硅谷人工智能中心、长三角电商中心等一批以人工智能、数字基地为特色的产业园区,北虹桥则有以小i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
你可曾知道,电商平台上给你发送自动回复的机器人,大多来自小i,从“智能客服”这一应用场景切入,小i机器人已覆盖金融、通信、政务、汽车、医疗等数十个行业。而作为国内“共享办公”的领军企业,德必集团在进行全球化布局的同时,将“德必硅谷人工智能中心”落户虹桥商务区,旨在打造成上海对话硅谷的桥梁。
“为推进虹桥国际人工智能中心建设,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3+3+2’政策支持体系——‘三大产业方向叠加三类支持措施融合两个鼓励发展’。”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商务发展处副处长朱莹华表示,虹桥商务区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也为智慧产业的集群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除了政策支持,我们也会为智慧产业企业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