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经过设计再造的手工制作带到现场,通过展览、展示带动销售,助力非遗扶贫
在研培结束之后,章莉莉(中)和设计师组队回访,进一步了解他们后期的需求,实施精准扶贫
在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的展位上,身着藏族传统服饰的那么甲,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向观众介绍他手工制作的藏族银器。那么甲来自四川阿坝州,1985年出生的他,看着年纪轻轻,实际上跟随师父制作藏族银器已有18年,已经是四川省金属工艺银饰锻造传承人了。
◆琳恩
“我是藏族银器技艺的第十三代传人,师父收了我们两个徒弟。”当师父得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便让那么甲千里迢迢,从四川阿坝州赶到上海。在一个月的学习过程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专业老师和他们一起讨论传统的手工艺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用现代设计语言帮助那么甲进行作品革新再造。
“你看,这项链配件上的纹饰就是经过老师改良重新设计的,配件的背面使用了镂空技法,在PACC学习之前,我很少会想到这样处理项链,这样的确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那么甲展示的这些经过设计再造的非遗藏族银饰,不仅在2019第五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受到观众追捧,也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的欢迎。
创新不仅解决了传承人的生存问题,那么甲还收了一批年轻弟子,让这项技艺传承出现曙光。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的“非遗扶贫”版块中,PACC邀请了60余位来自新疆、青海、云南、四川、贵州等上海对口帮扶的省市自治区的非遗传承人来到现场,涵盖50余项少数民族非遗技艺。传承人穿着民族服装现场展演,把经过设计再造的手工制作带到现场,通过展览、展示带动销售,助力非遗扶贫。
按照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PACC运营总监章莉莉的话来说,作为一手牵着传承人,一手挽着设计师的“红娘”,他们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非遗走出大山,走进当代生活,用国际设计之都的智慧寻找非遗手工与现代时尚设计结合的可能性,改善偏远地区非遗传人的生活状况,为提振当地经济出一份力。
结缘上海,为手艺找到新出路
青海果洛藏族姑娘卓玛吉也是在PACC的帮助下,为手艺找到新出路。“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卓玛吉展示了他们在上海的老师、设计师指导下制作的牦牛绒的包袋、毛毡、挂件。他们之前很少使用,一方面是牦牛绒要在其自然脱落过程中靠人手工一点一点去扒,另一方面,他们也受限于牦牛绒处理的技术。“但牦牛绒不太沾水,质地轻盈,要比我们当地常使用的羊绒符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在PACC,卓玛吉学习了澳大利亚的湿毡工艺,令她茅塞顿开。牦牛绒的创新产品源源不断出炉,在上海逐渐打开销路,卓玛吉已经与家乡的20多户牧民组成合作社,共同制作牦牛绒产品,用手艺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
卓玛吉的故事并非个例。蒙古族唐卡皮雕传承人巴义尔也对设计创新激发非遗活力感同身受。他所传承的皮雕技艺是在厚牛皮上雕图案,雕刻深度必须恰到好处,不能完全镂空。雕刻之后还要进行染色。一幅不大的皮雕佛像需要40多天才能完成。但在巴义尔的家乡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他的皮雕作品每月销量仅一两件。
来上海参加了PACC的研培,巴义尔得到了老师和设计师的指点,减少皮雕染色,调整作品布局,保持作品素雅的美感。比如,他创造马头皮雕时,就一改之前马头放正中的构图,把马头放在左下角,右上角雕刻印章纹饰,炫酷的构图吸引了不少时尚达人的目光。
来自贵州六盘水市的布依族蜡染、刺绣织绣技艺传承人韦厚珍,同样也是在PACC的培训班上获得了灵感,将蜡染做成了旗袍,并添加一些小配饰,既保持了蜡染本身的韵味,也符合时尚潮流,作品已经行销全国。
而贵州藤编技艺传承人马毅,也在PACC的“撮合”下,与上海的老品牌凤凰自行车结缘。马毅的技艺缘于遵义当地出产的坚韧的藤条。据说,三国时期的藤甲兵,就是手持这种藤条编结的盾牌刀枪不入而得名。这些年,马毅也在尽力改良藤编技艺,他还外出在广东打工,希望学习最先进藤编技术。而在PACC,他得到了更多助力,不仅进一步学习,还获得了和知名品牌合作的机会。他为凤凰自行车量身定制了前车篮和书报架,在今年进博会上一亮相就引起各界的关注,手造博览会上,热度得以再续。据马毅本人透露,这套藤编前车篮和书报架目前的订购量已逾百件。
挽着非遗传承人,牵手设计师
当非遗传人纷纷在设计之都,为手艺找到新用法、新出路的背后,有一群甘于默默隐藏幕后,左手牵着传承人,右手挽着设计师的“红娘”,他们是PACC的指导老师。而这份“红娘”的责任,也是任重道远。
当非遗传承人汇集于上海,章莉莉坦言,她从担任PACC运营总监伊始,面临多个命题,如何为这些非遗传承人量身定制相关课程?不同的非遗项目创新,分别应该如何入手?一个月的研培,如何改变非遗传承人的观念,让他们尽快与设计师联手,打造现代改良设计版本的雏形?
实际上,问题之前并没有现成的范例和经验可供借鉴。章莉莉他们首先从最基础、最琐碎的工作入手,用摸索的方式找到切入点。走访非遗技艺当地的风土民情,读懂非遗产生的水土和历史,是他们的必修课。“非遗的特征不同,必须根据技艺特点对传承人因材施教。”章莉莉表示,对非遗技艺作品进行设计再造,首先是去读懂这种技艺,包括它产生的环境和应用状况,认识其特征和精髓。
为了让非遗传承人的观念尽快与现代审美进行衔接,章莉莉他们又在课程的细节上下足了功夫。为了帮织绣绣娘挑适合作品创新的丝线,他们曾一家家走访苏浙一带的制线厂;为了改变藏族编织传承人的偏爱明黄色的用色习惯,他们便在课堂上为其提供五颜六色的蜡线,然后帮助传承人一起调整配色;为了帮助那么甲进行银器作品的创新,他们试验了各种不同材质,才选出一种质感较为古朴的亚克力,供其加入作品进行试用。
事实上,“红娘”的工作内容事无巨细。像是非遗传承人普通话不流利,语言不通,抑或他们和设计师之间,在理念和思路还有分歧,都需要章莉莉他们进行双向沟通。PACC的指导老师曾透露,如果培训班里有20个非遗创新项目,章莉莉他们的手机中就会建起20个微信群,每个群里都连接着该创新案例的设计师和传承人。
最关键的一环是,在非遗传统作品中提炼可供设计再造的元素。但找寻可能性,对章莉莉他们来说也并非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情。一方面,这种寻找过程依赖于指导老师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审美理念,另一方面,建立数据库,用“大数据”方式对非遗手艺进行科学分析,提炼其美学基因,也使技艺创新转化的可能性成倍提高。
在研培结束之后,“红娘”的工作远未结束。翻山越岭,风尘仆仆,章莉莉他们和设计师组队回访参加研培的非遗传承人,进一步了解他们后期的需求,实施精准扶贫,也需要他们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时间。
见人见物见生活,模式已成熟
自《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下发以来,为非遗精准扶贫成为各界日益重视的实事。作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创新设计教育基地的PACC,早在2015年就正式展开了相关研培计划。包括那么甲在内的一大批非遗传承人和传承人群受益。如今,依托于设计之都大平台,“红娘”们的辛苦付出获得了回报,令人惊艳的作品源源不断地诞生。
黑色羌绣法式礼服在巴黎T台上展出立即引起轰动;古老的织锦绣针法在包括植绒短靴、呢料小礼服在内的“幸福鸟”以及“炫秀”服饰系列的苗绣跨界新作中绽放出耀目的光彩;竹编、银饰锻造、蜀绣、顾绣、乱针绣、缂丝的技艺以创新手法,在原创音乐剧《白蛇惊变》中重新焕发出惊艳的气质。
进博会、上海设计周、手造博览会这些重要展览,PACC的指导老师每一次都毫不保留地将非遗技艺创新和非遗传承人推向台前。不仅如此,他们还竭力让这些创新成果漂洋出海,打造中国创造和文化交流的新名片。
2019年9月,“风从海上来——非遗传承与现代设计作品展”在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带去了包括染织绣、竹艺、木雕、剪纸、陶瓷、金属锻造等在内60余件,由非遗传承人与高校设计师牵手合作的创新作品。在全球的舞台上,展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下焕发的生机与活力。不只是丹麦,展览还在埃及开罗、比利时布鲁塞尔、德国柏林进行了展出。
“现在,扶贫方式已经从资金扶贫转化为教育扶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表示,经过PACC多年的尝试探索,一个相对完整、成熟的非遗扶贫模式已经形成——经由高校介入,挖掘本民族传统工艺,并与当代设计结合,让非遗真正生活化,通过重要的展览平台使产品广为人知,吸引市场投资和消费者关注。见人见物见生活,让非遗融入日常生活,这是让古老手艺永续发展的不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