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姚丽萍)“小能人”最擅抓“黄牛”,怎么抓,“黄牛”脸上没写字啊?(相关报道见本报12月23日头版)
“小能人”也没想到,大家这么喜欢它。不急,“小能人”的负责警官,为大家释疑解惑。
先说说,“小能人”是怎么抓“黄牛”的。搭载4路广角高清摄像机、1路红外热成像,以及1路变焦高清摄像机;而且,还自带升降式巡检云台,可以全角度旋转,最高可升至1.8米。这些装备意味着,较之普通探头,“小能人”视野更宽阔,巡逻经过重点监控区域时,自动环视四周,实现24小时全景无死角巡逻,并且具有智能识别功能。
如果发现人群聚集,比如,中秋时节,“黄牛”在步行街上扎堆倒卖月饼票,“小能人”毫不客气全都拍下来,同时通过5G网络实时传送现场图像,后台指挥中心随即获悉及时出警,“黄牛”被抓被罚就是大概率。所以,“小能人”最擅抓“黄牛”,执法者依然是警察,“小能人”好比侦察兵,作用在于发现预警,只不过效率非常高。除了抓“黄牛”,“小能人”还会自动记录巡逻数据,巡逻完成,即可生成巡逻报告。
市民还关心,要是没电了,“小能人”怎么办?
目前,“小能人”的巡逻路线固定在南京路步行街浙江中路到西藏中路一段,来回一趟40分钟,电量不足时,自动返回靠近浙江中路段的充电站。“自动充电,这点很像家里的扫地机器人‘地宝’,不同的是,‘地宝’帮你做家务,‘小能人’帮助城市公共安全。”警官说。
最后,警官特别提醒,就算市民再喜欢“小能人”,也要跟它保持距离。因为,“小能人”遇到障碍会自动避让,或者停下来等候障碍离开,若靠得太近,它会误以为你是障碍。新年要来了,喜欢“小能人”,就祝福它巡逻顺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