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广告 宝马接受美证交会调查 防外部“断网”俄举行国家级演习 英女王圣诞致辞:坎坷的一年 美“罗斯”号导弹驱逐舰抵达乌克兰 中日韩:一次关键时刻的“握手”
第11版:国际新闻 2019-12-25

中日韩:一次关键时刻的“握手”

共同种下一棵桂花树,一起为它培土、浇水。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三国领导人的这一幕,意味深长。地缘相近、文化相亲、利益相通,邻居来相会。日本首相安倍借《三国演义》说,中日韩不是相互争斗的“魏蜀吴”,韩国总统文在寅则引用孟子的名句来寄望友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乱象丛生的世界,“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等饱含东方智慧的中国理念和文明观,是中日韩最好的粘合剂之一。

大变局之下,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符合三方共同利益。本次会议发表的《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释放出重要信息。

建设中日韩自贸区尤为亮眼。建设中日韩自贸区既是三方各自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三方新的合作需要。谈判已历经16轮,目前仍面临一些阻碍。本次会议重申将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成果的基础上,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力争达成全面、高质量、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自贸协定,无疑为未来深化三方合作指明路径。眼下正是中日韩自贸协定发展的重要时刻,在世界遭遇保护主义逆流的挑战之下,推动谈判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无疑具有地区和世界影响。

今年恰逢中日韩合作启动20周年。这些年来,三国向世界展示出一条邻国合作之路:总人口逾16亿,经济总量在世界占比24%,三国间贸易总额去年超过7200亿美元,人员往来逾3100万人次,建立了21个部长级会议和70多个对话机制,设立了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之上为未来合作谋划蓝图,会议的成功举办本身便具有继往开来的意味。

回顾历史,合作之路并非皆是坦途。三方领导人会议也曾一度陷入停顿。正因如此,在韩日关系陷入低谷、朝鲜半岛局势日趋紧张的地区形势下,三国领导人岁末之际见面谈合作,凸显三国关系的韧性。继去年举行第七次会议之后,三国领导人会议连续两年举行,成为峰会常态化的重要契机。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中日韩选择“握手”,造福的不仅仅是三国人民。作为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受益者和推动者,中日韩携手合作,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也成为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和示范样本。全球化和多极化在曲折中负重前行,但人们依然能触及蕴藏其间的发展力量。中日韩合作诞生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寒流中,此刻重温这样的初心,对于共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关键时刻的一次重要会议,向世界清晰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亚洲智慧,可以解决亚洲问题。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在合作与对抗、多边与单边、开放与封闭的较量中,中日韩选择再度“握手”而不是“松手”,正是乌云背后久违的阳光。首席记者 吴宇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