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监管不能缺 一张红牌让这对师徒红了脸 限薪能倒逼年轻球员走出去吗?
第17版:文体新闻/体育 2019-12-26

监管不能缺

每每看香港的警匪片,总感觉这样一个机构很“牛”:廉政公署。中国足协的“新政”火热出炉,规矩都定好了,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类似的“公署”。拿来干嘛?两个字:监管。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总是太骨感。早在十几年以前,足协便出台过限薪令,却形同虚设,到最后不了了之,反成为笑柄。如今,新一届领导班子再次为联赛画下了蓝图,可谓用心良苦,却也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如果做不到,怎么处罚?不明确这一点,就会成为空谈。

而且,“新政”还是存有很多漏洞的。比如,对国内球员和外援进行限薪,是不是真的能管得住?且不说财务造假这种可能性,如果俱乐部用另外的形式,比如母公司楼盘或产品的天价代言费、广告费作为补偿,这个算不算违规?

又比如,国内球员顶薪为税前1000万元,但国脚可以上浮20%,也就是能多拿200万元。问题是,如何界定这个“国脚”的资格?以2019年为例,有参加亚洲杯的国家队,有踢世预赛40强赛的国家队,还有出征东亚杯的国家选拔队,包括其间参与了球队集训的却最终被刷下的,是不是都能算“国脚”?要是这样,得有上百号人,那恐怕就失去了“国脚”的意义。所以,还必须得明确“国脚”的范围与标准。

过去二十多年的职业联赛历史表明,中国足球并不缺好制度、好设计,缺的是落实和监督。靠各个俱乐部“自觉”执行,那是不切实际的。没有监管和惩罚,一切都毫无意义。关于这一点,足协想好了吗?

关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