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昨在头版和8版刊登一位日本女摄影师寻找30年前所拍摄小女孩的文章,引起极大关注。短短数小时,《新民晚报》微信公众号上相关微信浏览量达数万次,不少网友留言并表示将积极转发,尽快帮助女摄影师寻人。网友“素味萍生”写下的“一看到寻人,就知道又是晚报……”留言内容,更是被网友顶到第一条。
不少网友给出了相关线索。旅日华人“大风海上人”表示,当时坐“鉴真”号回国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带很多行李,不像飞机有限制;另外,船票也相对便宜,大概是1万到2万日元,而当时机票单程要10万日元。也有网友送出真诚的祝福:“或许会很难找,祝她早日找到。”
虽然目前还没关于30年前这位小女孩有价值的线索,但令广濑明代感到高兴的是,中日国际轮渡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峰通过《新民晚报》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其能登上“新鉴真”号,一起回忆当年“鉴真”号在中日民间交流中的点点滴滴。广濑明代接受邀请并表示,没想到《新民晚报》的报道会引发如此关注,也对于读者以及网友的热情帮助表示感谢。
前不久,新民晚报迎来90周岁生日。“你以为它是一张纸,它其实是阿拉上海宁的生活方式。”这句话最能展现新民晚报与上海人之间真挚情感。随着城市变迁,许多人与之前的亲朋好友或曾经熟悉的人失去联系,也希望有渠道能够找回那段记忆。新民晚报这些年来曾多次通过报纸以及网络寻找一些普通人,其中不少已被找到。
如果您认识本报报道中的这个小女孩,或有关于她的线索,请告诉我们。 首席记者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