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用文化塑造“夜上海”的灵魂 电力服务为临港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第8版:上海新闻/专版 2019-12-26
国网上海电力“深耕”上海自贸区新片区

电力服务为临港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实现意向签约到正式开工,前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在央视《焦点访谈》的镜头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毫不掩饰对上海的好感,并说自己充分感受到令人惊叹的“上海速度”。而这个“上海速度”得益于临港自贸新片区的先行先试,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揭牌整整4个月中,这样的“临港模式”正悄然在上海东南角蔓延。

作为国家扩大开放的战略空间,临港自贸新片区自揭牌以来,7个重大产业项目相继签约落地,东电电子、昕原半导体等拥有世界先进技术的知名外资项目纷至沓来。作为电力先行官,国网上海电力主动对接临港新片区发展需求,以主角精神做好配角,以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为目标,持续提升客户电力获得感,为临港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专属服务

切实提升客户满意度

自临港自贸新片区揭牌以来,为切实提升临港区域供电服务水平,国网上海电力动足了脑筋。今年5月,在新片区未成立前,国网上海电力便选派技术骨干入驻临港新片区政务大厅,深入对接政府“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临港事临港办”。此外,该公司还通过细分客户群体,为不同群体的客户提供专属化、定制化的供电服务。

对于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临港分中心主任赵震宇及他的团队而言,所有临港区域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如数家珍,在团队每个成员的手机中,都有着各式各样的工作微信群,每个微信群都代表着不同的客户群体。在微信群里,客户不仅可以向电力公司提出用电需求,客户之间还可以互相借鉴好的管理经验,助力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通过微信群我们可以实时跟踪了解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为临港企业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跟踪服务。”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客户经理顾继说。

除了建立微信群,针对诸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天航空对电能质量、安全用电敏感度较高的重点产业用户,国网上海电力还持续开展“双走访”、“双对接”,上门了解客户需求;针对诸如中航商发增容等重大接电项目,国网上海电力还为客户配备专属的“24小时电力管家”,跟踪服务客户接电全过程,致力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用能服务。

“所谓专属化服务,就是不仅要满足客户提出的需求,还要提前预估客户可能的需求,尽最大努力做到比客户更了解自己。”赵震宇总是这么说。

今年年初,赵震宇和团队在走访中航商发过程中,了解到该公司正在为是否在临港区域新增研发实验室而犯愁,新增实验室意味着要加大用电需求,客户担心临港地区现有的电源条件很可能无法满足。

得知这个消息,赵震宇随即拿出了自己事前准备的材料向客户说明,为满足临港远期发展需求,国网上海电力早已按照A+供电区域标准,编制电力发展专项规划,并积极推动落地,为临港区域发展的能源需求提前留有裕度。赵震宇带来的这个消息,无疑给中航商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随后,赵震宇团队实时跟踪中航商发需要增容的时间节点,并积极配合推动增容接电项目落地。最终,赶在新实验室投运前,中航商发容量为16万千伏安的增容用电于12月20日正式接电。

在一次国网上海电力召开的项目推进会上,中航商发设备部部长刘溪感叹道:“我们担心很久的事,没想到电力公司早有准备,这么细致地完成了工程各环节的衔接工作,这样超前、精细化地供电服务让我们感觉很贴心!”

环环相扣

跑出临港加速

服务越来越精细化,不仅是为了让客户更满意,也让企业更了解客户,并迅速传导客户声音,从而提高服务效率,位于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增容接电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作为上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当年签约、当年拿地、第二年开工并投产”的“临港速度”同它所生产的电动车一样让人惊叹,而让特斯拉惊叹的却是上海的电力接入速度。“快,真的太快了!”12月10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电气项目经理熊运茂来到国网上海客服中心送来表达谢意的锦旗,他不停地惊叹电力接入速度,“感谢你们主动与我们建立全方位服务对接,在前期准备和工程实施中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保障了供电进度,让我们感受到了电力接入的‘临港速度’。”

国网上海客服中心的客户经理薛建之是特斯拉专属的“24小时电力管家”,不仅要随时回应客户的咨询,更要为了工程的快速推进想尽一切办法。为了抓紧工程进度,该项目需要在2019年2月底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但此时正逢农历新春佳节,为保证这一环节不拖后腿,薛建之与相关单位协商,协助他们一同在春节期间加班,按时完成了特斯拉供电配套项目可行性研究,并完成可研报告评审。

大到方案制定,小到具体实施,只要和项目有关的,“管家”薛建之都需尽全力解决。在为特斯拉提供10千伏过渡用电时,临近电源的某家用户不愿意陪停。薛建之只能一次次上门沟通,甚至主动参与他们生产计划的调整,优化他们内部的用电负荷结构。在确保不影响他们生产计划的情况下,最终在他们负荷比较低的一天实施了停电施工,为项目的顺利实施铺平了道路。

特斯拉超级工厂从申请到选线,从施工到送电,仅耗时168个工作日,是上海同等规模电力配套项目最快接电速度,较同等规模客户平均用时缩短约50%,比以往同类项目最短时长缩短约30%,创造了上海乃至全国电力配套项目的历史记录。

除了薛建之,在临港新片区119.5平方公里的热土上,还有20余名客户经理,他们实施24小时客户经理服务制,全天候答复客户咨询,第一时间响应客户需求,致力让客户少跑腿、快接电。

在临港,电力接入速度每天都在刷新,并已经实现常态化,位于临港重装备产业区西北侧的110千伏马厂变电站,短短70余天便顺利投运,大幅提升了临港区域能源供应水平;位于临港的上海科技馆天文馆容量为5000千伏安的正式用电项目,从申请到完成接电只用了67天……

这样的“临港速度”也正是我国“获得电力”指标跃入世界先进行列的缩影。“11月20日,临港新片区揭牌满3个月之际,国网上海电力再次召开了媒体通气会,在优化营商环境FREE2.0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布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五新、五优’FREE3.0改革新举措。

国网上海电力将继续创新合作模式和服务举措,做好“临港服务”,“跑”出“临港速度”,助推“临港模式”成常态,为临港新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安全、优质、可持续的能源电力供应。(赵敏 张娟 张锐楠 邵毅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